[摘要] 文章在分析中國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目的和障礙的基礎上,提出了民營企業應從“非管理分工”簡單型組織向“管理分工合作”現代型組織轉變,應明晰產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應建立科學的授權機制和決策機制,應重視員工共同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等四個建議。
[關鍵詞] 民營企業 二次創業 組織變革
一、民營企業二次創業概念的界定
中國人民大學的李義平認為二次創業是對較早發展起來的民營經濟而言的,是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有了一定規模的民營企業如何向更高層次過渡,再樹輝煌形象的問題。應包含以下幾方面內容:(1)塑造自己的品牌和信譽;(2)實現規模經濟效應;(3)建立規范科學的運行規則;(4)家族管理制度向現代企業制的變革。
二、中國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組織變革的目的
1.適應市場環境的變化——完善運營機制、滿足客戶需要。市場化運作模式要求民營企業的人力資源管理要建立起員工能上能下、機動靈活的分工協作組織體系,并逐漸強化企業組織戰略規劃、生產運營監督和控制等功能。
2.滿足股權變動需要——調整股東權益分配。民營企業二次創業很有可能需要新的資金注入,股權的變動意味著企業管理方式的改變,股東權益分配的調整成為必然。
3.規范分工協作——清晰界定權責、避免多頭負責。當二次創業時,如何進行科學的部門劃分,如何進行合理的分工協作,增補或削減哪些部門都將被民營企業提上議程。
4.提高運作效率——扁平化、授權充分、減少獨斷專行。為了達到效率和效益提高的目的,民營企業的組織形式也在逐漸趨向于扁平化,通過充分授權,減少獨斷專行,增加各部門進行組織協作的能力。
三、中國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組織變革的障礙
1.企業發展戰略不清造成的障礙。因為缺少戰略,導致民營企業在組織構成及人、財、物等運營資源的籌集上沒有目的性,投放方向分散甚至出現錯誤,難以獲得良好的長期收益,不但難以迅速擴大,甚至逐漸萎縮直至破產倒閉。
2.產權和決策權分離時出現的監控不力障礙。二次創業中,產權和決策權必然要進行合理的分離控制,然而,企業能否對職業經理人做好監控和管理將成為一個問題,很可能出現職業經理人們拿著豐厚待遇卻做不出成績,反而容易導致實權抓在經理人的手里的狀況,企業家們左右掣肘,企業運作混亂。
3.民營企業家自身觀念和素質造成的障礙。民營企業是否能夠做大做強,在二次創業中獲得成功,其領頭人的水平和素質具有決定性作用。盲目節約,給與人才的報酬和待遇偏低;大權獨攬,事必躬親,無暇估計企業的長期發展戰略,導致組織運行無序等等問題嚴重制約著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的成功。
4.組織變革中人事震蕩和人才流失障礙。當二次創業的組織變革過程中企業引入的高素質人才到來的時候,原有的團體和新進的人才來很有可能不能很好地合作。原有的關系員工對企業家開始懷有不滿情緒,而新進的人才被原有的團體排擠,工作難以順利開展,碌碌無為,企業的組織變革和運作都可能陷入癱瘓。
四、中國民營企業二次創業組織變革的建議
1.在組織結構上,從“非管理分工”簡單型組織向“管理分工合作”現代型組織轉變。民營企業創業之初,出于降低人力成本考慮,往往實行“一人多職”缺乏專業分工,造成部分管理職能的缺位。當需要二次創業時,管理的復雜度和協調的工作量決定了必須向管理職能化演變,一般的職能制組織形式U型已不能勝任,應建立起與發展戰略相匹配的分權制組織形式(M型),如產品事業部制組織結構,區域事業部制組織等。
2.在工作任務性質上,明晰產權,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構筑企業內部的合作協同關系。民營企業創立初期,企業是由股東共同發起的,以管理和技術入股的情況普遍存在,對產權沒有明確的規定。隨著企業的壯大,產權問題就越來越尖銳。因此在二次創業的過程中,企業必須首先明晰產權,同時要在企業內部建立起規范的法人治理結構,形成董事會,監事會,總經理三者監衡機制,能在一定程度上約束管理者。
3.在工作任務機制上,必須建立科學的授權機制和決策機制。首先,必須建立科學的授權機制。高度集權是民營企業普遍存在的突出問題,二次創業中,應做好合理的制度分權與工作中授權,以調動下級工作熱情、培養下級才能和彌補上級才能不足;同時,減輕主要決策者的負擔,使其能集中精力考慮企業戰略問題,保持整體方向的正確性。其次,要保證改革后的決策機制合理有效。在“家長式”的管理方式下,下屬的業務決策往往不是來自市場,而是來自老板的指令。當兩者發生矛盾時,一味地執行,往往導致經營機會喪失和企業的經濟損失。
4.在人的層面上,要重視員工共同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文化建設。二次創業的民營企業應重視組織文化建設,培養員工的歸屬感和認同感,弘揚以員工共同價值觀為核心的企業精神。大多數員工,包括管理人員,往往以外來的短期打工者的心態進入民營企業,缺乏對企業的認同感、歸屬感和價值感。因此,現代民營企業要改變那種光靠規章制度從外部約束、控制和監督員工的做法,通過塑造企業精神、培育優秀組織文化,來融合員工的理想、信念、作風、情操,培養和激發他們的群體意識,使員工把個人目標統一于企業目標,達到一種整合效果。
參考文獻:
[1]武郡:在變革中欲火重生-談民營企業的組織結構再造.經營管理,2007(9):83
[2]李豐田新民:組織變革和領導行為匹配:民營企業視角,組織行為和人力資源.上海管理科學,2007(3):42
[3]趙連榮付淼:淺析我國中小民營企業的組織變革對策.管理視角,2005(15):103
[4]牛建宏郭弋菲:中國民營企業發展問題:合作與組織變革.專題研究,2006(7):117
[5]歐曉波:中國民營企業組織變革中出現的問題及對策.大眾科技,2005(1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