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從高職學生體育消費現狀入手,分析了影響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并對如何培養學生科學的體育消費觀提出了相應的對策,這對于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和養成良好的鍛煉習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 體育消費 現狀 影響因素 對策
隨著我國高職院校規模的不斷擴大,高職學生作為社會消費中的特殊群體,其體育消費觀念和消費行為都有了新的變化,大學生體育消費觀念的塑造和培養直接影響著大學生終身體育鍛煉意識的形成與發展,進而對其健康產生重要的影響。因此,本文試從對當前高職學生體育消費現狀的分析入手,剖析影響大學生體育消費的因素,繼而探討如何做好高職學生體育消費的正確引導,這對于學生形成科學的消費觀念和養成體育鍛煉的好習慣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對象與方法
1.研究對象
我院六個系部的學生,共發放問卷1000份,回收問卷1000份,其中有效問卷為980份,有效率為98%。
2.研究方法
采用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訪談法和數理統計方法。所有數據采用spss14軟件處理。
二、學生體育消費的現狀
體育消費是指人們利用體育用品的使用價值或勞務來滿足健身、娛樂、休閑等需要的活動。是人們在滿足基本的生存消費之外,所追求的個人發展和享受生活的高層次需要。消費行為它包括了有形的實物消費和無形的消費兩種。調查結果表明:學生每月平均支付在體育器材、體育服裝、體育刊物和體育鍛煉等方面的費用無的占30%,10元以下的占38.6%,10元~50元的占26.9%,50元以上的占4.5%。在體育消費的方向選擇中,有92.4%的學生主要選擇了“購買運動服裝”等實物用品,購買與體育相關的圖書、音像制品占了3.6%,觀看體育比賽和去經營性場所活動分別占1.6%和1.8%。而對體育的保健咨詢費用只占了0.6%,可見體育保健咨詢服務還有很大的市場潛力。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因為運動服裝鞋襪等體育實物消費資料兼有運動和日常生活兩方面的效用,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傳統消費習慣和心態所決定。
三、影響學生體育消費因素調查
1.每月的生活開支現狀
學生的消費行為是受他們的經濟收入而定的。因此,學生每月總消費支出的高低,對其體育消費項目、形式水平有制約作用,調研結果表明:學生每月消費小于200元的占3.1%,200元~400元的占29.0%,400元~600元的占43.6%,600元~800元占16.5%,800元~1000元的占5.3%,大于1000元的占2.6%。而有90.8%的學生每月支出主要來源于家庭,靠在校勤工助學占2.5%,在外打工占6.7%。可見,目前學生消費的主要來源是來自于家庭的供給。消費小于200元的這個群體中,99.1%的同學認為他們不會去體育消費,因為他們首先要滿足基本的生活和學習的費用。200元~400元的這個群體中,有98.5%的同學在體育消費上是選擇以不花錢為主。因此,家庭條件的好壞和他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響學生消費水平的一個重要原因。
2.學生體育鍛煉習慣現狀的調查
體育鍛煉習慣,是指主動、自覺地以體育運動為健身手段的一種有規律和經歷的生活行為。良好的體育鍛煉習慣是學生對體育需求、健身需要和轉化為體育消費行為的紐帶。體育鍛煉習慣好壞對學生體育消費有顯著性的影響。在對每周至少進行三次有氧練習(如跑步、游泳、散步等),每次15分鐘~30分鐘的調查結果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占20.9%、偶爾的占69.4%、從不的占9.7%。進一步調研表明,經常參加體育鍛煉的同學中有54.3%的同學愿意在體育鍛煉上花錢。偶爾參加體育鍛煉的有28.6%的同學愿意在體育鍛煉上消費,從不鍛煉的同學只有4.3%的同學愿意在體育鍛煉上花錢。
3.學生每月上網的花費情況調查
學生上網情況也是影響體育消費的一個重要的原因,從調查情況看,學生每天上網的占了9.8%、經常上的占了19.6%、偶爾上的占55.3%、基本不上的占12.7%,根本不上的占了2.6%。每次上網時間在1小時以內的占18.1%,1小時~3小時占58.6%,3小時~5小時的占18.3%,5小時以上的占4.7%。在上網的目的調查中,超過65%的男同學是網絡游戲和聊天室,超過53%女生主要是聊天和聽歌,男女生在上網目的有顯著性差異。以上結果表明:學生上網消費主要還是在網絡游戲上面,有專家指出學生上網、玩游戲已成為影響學生體質下降的一個重要原因,對于那些有網癮的學生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讓他們參加體育鍛煉,因為有網癮的孩子最缺乏的是自信跟自制力。而心理學研究發現,持續不斷的體能鍛煉不但對學生的身體健康大有幫助,對孩子的自信和自制力也會大有提升。體育是培養合格公民的最好途徑, 也是轉移“網癮者”注意力的最好方式。
在我們對每天超過3小時以上和每天都上網、和以網絡游戲和聊天為主的同學訪談中了解到,他們寧愿有錢去打游戲,而不愿意花錢去體育鍛煉主要有以下幾種原因:有些學生表示在網絡世界里,他就是王者,可以支配很多的武器和人,而在體育中,他不可能做到。還有些學生認為體育運動里找不到自己真正適合和喜歡的項目,如果有的話,他愿意在體育方面上花費。還有些同學認為有些如果體育運動都像網絡游戲一樣精彩的話,他肯定會在體育運動上花費,而不會選擇網絡等。這些觀點都應引起我們體育工作者的思考。
四、對策研究
1.對學生進行體育消費教育,樹立正確的消費觀
新生一進校,學校就應該對他們進行體育消費方面的引導和教育。首先消費教育包括對學生的基本經濟常識教育、消費觀念教育、消費習慣與消費方式教育等,讓學生明白體育消費與生活質量、身心健康的關系等。同時,采用一些案例分析來增強學生這方面的認識。如:讓學生對“前半輩子用身體換錢,后半輩子用錢來換身體”的觀點進行分析等。其次,通過各種途徑加強學生體育消費意識的培養。如:體育部門開設健身與健心、生活方式與健康、體育消費與健康、科學理財等各種選修課程。如:體育部門在大一新生入學期間,辦理體育消費卡等方法。第三,充分利用各種傳媒如電視臺、校園電臺、書籍、報刊等形式經常性地開展消費教育,引導學生科學的、健康的體育消費。
2.對學生進行健商、體商的全方位教育
近年來,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認識到健商和體商教育的重要性了。培養學生的高健商和體商是不僅是素質教育的要求,更是社會發展的需求。健商是指個人所具有的健康意識、健康知識和健康能力水平的反映,它對于人的健康至關重要。而“體商”即身體商數是人對自身真實健康情況自我認識的反映。只有全方位地對學生進行健商、體商的教育,才能更有效地促進學生的體育鍛煉和體育消費水平,提高學生的體質健康。
3.加強課程改革,讓學生學會自我鍛煉
目前,沒有掌握相應的鍛煉方法和技能也是影響學生體育消費的一個重要原因。因此,大力加強體育課程改革的力度。一方面,在課堂教學中,重視學生鍛煉興趣和習慣的培養,教會學生鍛煉的方法,對學生進行一種以體育生活方式為主線的生活方式養成教育。另外,學校可實行專項俱樂部的形式,讓學生以會員制的方式參加,日常的鍛煉、訓練和比賽工作都由俱樂部會員自己負責,提高學生體育鍛煉的自我管理能力。
4.大力開發體育保健功能的咨詢和培訓市場
隨著學生對自身健康重要性越來越關注,“花錢買健康”的觀念也逐漸地被學生接受,開發當前一些比較時尚與流行趨勢的體育消費項目進行培訓。如: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健身操、野外生存、街舞等都是廣大學生特別喜愛的體育項目。大力開發體育保健功能的咨詢。如:傳統的民族傳統體育的保健功能、體育療法、如何科學體育鍛煉與健康等方面的咨詢都將會受到學生的歡迎。
參考文獻:
[1]龍慧禎:我國體育消費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J].商場現代化, 2007年11月(下旬刊):167
[2]陳秋麗翟水保:大學生體育消費的現狀及發展對策研究[J].中國市場,2007.(6):70-71
[3]鐘華華:大學生消費健康的調查和思考[J].閩西職業大學學報, 2005.(4):66-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