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遼寧中部城市群是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區,具有典型的北方工業城市特征,是北方中等城市群發展關注的焦點。從遼寧中部城市群發展現狀出發,通過對該區域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進行深入分析,提出遼寧中部城市群環境保護的對策。
[關鍵詞] 遼寧中部城市群 環境保護 對策
一、遼寧中部城市群發展現狀
遼寧中部城市群是遼寧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地帶,是東北區域經濟發展的龍頭。近幾年來,該區經濟和社會事業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飛猛進的發展,逐漸成為我國北方重要的和頗具潛力的城市密集區域。
2006年末,全區戶籍人口2722.9萬人,占遼寧省總人口的64.7%;實現地區生產總值8257.7億元,占遼寧省地區生產總值的89.2%;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624.4億元,占遼寧省的84.5%;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81億元,占遼寧省的81%;地方財政收入541億元,占遼寧省的82.8%。可以看出,遼寧中部城市群經濟主體地位明顯,總體發展態勢良好。但我們應該看到,雖然經濟上取得了長足的進步,遼寧中部城市群在資源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還存在一定的問題,跨地區、跨流域的傷害和污染對各城市的經濟發展產生了不利影響:水資源短缺、水質重度污染;土地占用與破壞嚴重、承載容量不足;林業資源保護和整治主體單一、手段落后;資源消耗強度高、資源開采造成生態破壞嚴重、生物多樣性減少;大氣、空氣、土地、工業固體廢物和輻射污染日益嚴重等等。
環境問題已經成為制約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的瓶頸。于是,全面、深入、系統地研究遼寧中部城市群環境保護對策勢在必行。
二、遼寧中部城市群環境問題產生的原因
1.工業污染對環境的壓力較重
遼寧中部城市群是東北老工業基地的核心區域,經濟增長快,對資源的需求必然很大,資源消耗量的增加,也必然導致排污總量的增加。長期以來,由于過度地關注傳統的能源生產模式,嚴重忽視了調節能源結構的需求,這種政策和市場的失誤,刺激了以煤炭為主要能源的工業發展和消費,對遼寧中部城市群的環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
2.城市化進程的加快使環境問題突出
遼寧中部城市群是城市化水平較高的地區之一,城市環境與人們的生活與生產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矛盾和沖突特別集中,于是伴生了空氣污染、垃圾問題、飲水危機、噪聲干擾、采光通風等系列城市環境問題,有機污染、放射性污染、光污染等新的污染也隨之產生,環境污染變得更加復雜和更具隱患。
3.生活和消費水平的提高對環境壓力增大
遼寧中部城市群是遼寧省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提高較快的區域,家用電器、房屋、食品、汽車、電子產品等商品的消費量比較大,消費品的換代升級頻率要求快,導致各種廢棄物大幅增加,這也是導致環境污染加重的主要原因。
三、遼寧中部城市群環境保護對策
作為北方中等城市群發展的龍頭,遼寧中部城市群必然是經濟發展和消費水平提高較快的區域,新一輪的經濟浪潮將會給環境帶來更大的壓力。區域的環境保護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針對遼寧中部城市群發展現狀,主要提出以下4點建議。
1.開展重點區域性的水污染防治,全面改善水環境質量
以遼寧中部城市群各流域的水功能區劃和治理規劃為基礎建立總量控制體系,將總量控制指標落實到對應的控制單元和污染源。建立以容量控制為基礎的總量削減和水質改善對應關系,以總量控制的實施帶動水環境質量的改善。同時,實施重點污染行業的結構調整計劃,首先實現重點企業污染物的全因子達標,對排污量大的工業企業要率先重點調整。同時,重視近海海域的環境保護,對將港口碼頭納入工業生產線的活動要加強管理,在科學、合理開發的前提下,保持良好的海洋生態環境。
2.調整能源結構,改善空氣質量
遼寧中部城市群是典型的北方燃煤地區,較長一段時期內,煤炭仍將是該區域的主要能源。要改變這種狀況,第一,積極運用經濟改革政策、能源價格政策及節約能源政策降低單位GDP的能耗,提高能源利用率;調整各類能源消費布局,加大天然氣開發力度,促進潔凈煤技術的產業化發展。第二,鼓勵科技創新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使燃煤量占能源終端消費總量的比率持續下降。第三,通過產業結構調整,加大技術改造力度,逐步淘汰落后工藝和設備,關閉一些鋼鐵、水泥等生產能力過剩、結構布局不合理、污染嚴重的企業。
3.加強生態保護與建設,恢復生態功能
貫徹全國生態環境保護綱要和遼寧生態省建設綱要,加快生態城市建設的步伐,按照區域生態安全格局和環境容量的要求,遵循自然生態規律,宜耕則耕、宜林則林、宜水則水,實行分面、分片、分級保護和管理;按照生態功能采取封山育林、封湖育水,封沙育草,退耕還林、還草、還湖等措施,嚴格控制土地資源的開發,同時用生態學的原理恢復營造林草,提高植被和森林質量,推動社會經濟與生態保護的協調發展。
4.防治廢物污染
隨著遼寧中部城市群資源整合的進一步發展,固體廢物的排放量也將大幅度增加。固體廢物包括生活垃圾和工業固體廢物兩部分,對于生活垃圾的治理,要實行分類收集、清潔貯存、密閉運輸、壓縮及無害化處理;對于工業固體廢物的防治,要嚴格遵循清潔生產的要求,對整個生產過程進行控制,采用先進的設備和工藝,加強技術的交流與合作,重視減量化、資源化與再利用,并推進固體廢物的立法工作,使固體廢物的管理有法可依。
參考文獻:
[1]羅勇曾曉非:環境保護的經濟手段[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10-11
[2]楊士弘廖重斌鄭宗清:城市生態環境學[M].北京:科學出版社,1996:114-119
[3]牛鳳瑞盛廣耀:三大都市密集區:中國現代化的引擎[M].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210-219
[4]羅勇: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