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箭總指揮鄭全寶和總設計師范瑞祥心中,長二丙SMA火箭是一名“新丁”,伴隨著長二丙系列火箭的第31次豪邁出征,它給中國航天事業帶來了新的騰飛。
這名“新丁”在本次發射中實現了我國運載火箭史上的兩個首次:雙軌雙星、衛星內支撐串聯結構。
長征火箭雖然曾多次執行一箭多星發射任務,但衛星都是處于同一軌道。在本次發射任務中,長二丙SMA火箭把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A、B星準確送入不同的軌道,實現了我國發射技術的重大突破。
實現這一技術突破的關鍵是對火箭上面級的精準控制。鄭全寶用“跳芭蕾舞”來比喻火箭上面級在太空中的17項精彩表演:滑行、調姿、變軌、減速、末修、釋放A星……釋放B星、回落,那種精彩似乎只有訓練有素的舞蹈家才能聲情并茂、姿態優美地展示出來。
以往同時發射兩顆衛星時,衛星在整流罩中一般采用左右并聯的結構,在有限的空間內,會顯得“擁擠”。本次發射的兩顆衛星的“座椅”很“舒適”。研制人員采用A星在上、B星在下的上下串聯結構,并由A星支架把兩顆衛星隔開。“在今后的多星發射任務中,這種結構可使整流罩不再受到星體大小的限制。”鄭全寶說。
在完成B星釋放動作后,長二丙SMA火箭上面級還有一個“環保動作”:利用剩余的推進劑滑行到我國上空,并在那里漸漸墜入大氣層實現“自焚”,不給太空留下任何垃圾。
由于執行了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A、B星發射任務,長二丙火箭型號隊伍也更加深刻地認識到環保的重要性,在火箭的許多設計中都體現了環保的理念。“今后,環保理念將持續體現在長二丙系列火箭的設計中。”鄭全寶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