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年來我們與改革開放風雨同行。
三十年來我們與航天事業比翼齊飛。
三十年來我們用信念鑄就高舉旗幟、聽黨指揮、履行使命的忠貞誓言。
……
1977年9月,原國防科委在北京京西賓館召開會議,審定某型號導彈飛行方案,測量總體單位提出,靠2套干擾儀難以滿足導彈任務的測量需求。為此國防科委決定研制157高精度多站測量系統,并初步決定由太原衛星發射中心組建以157連續波多站測量系統為主的第2雷達測量站(157站)。經過反復勘測審定,確定157前置站和站部設于銀川一帶。從1978年4月起,在中心黨委的正確領導下,銀川雷達部的數代官兵背負黨和人民的重托、背負祖國導彈國防工業長足發展的希望,走戈壁、越荒山,用青春智慧,在祖國西部搭建起一條橫跨4省區的高精度測量網。

30年來,銀川雷達部全體官兵無論編制調整,還是駐地變動始終牢記著,建站之初無數先輩在居無固定宿舍、食無就餐場所的環境中,憑著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憑著對黨和人民的忠貞誓言,憑著對國防科技事業的崇高追求,住民房、喝堿水,在條件極端艱苦的情況下,圓滿完成了建站以后的首發試驗任務(580任務),為國防科技事業的發展立下了不朽功勛。也是憑著這份執著和追求,一代又一代雷達部官兵,繼承和發揚建部以來所形成的優良傳統,繼承發揚“岢嵐精神”和“兩彈一星精神”,始終貫徹落實科研試驗十六字方針,圓滿完成包括國家重點戰略武器在內的101次科研試驗任務,并在昔日雜草遍布的鹽堿灘上用雙手建設起一座綠樹成蔭、整潔美觀、功能齊備的現代化軍營。

30年來,銀川雷達部全體官兵始終堅持把目光聚焦到科技發展的前沿,以試驗任務為牽引,著重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和科技干部隊伍建設,先后培育出一大批政治思想強、創新意識牢、專業技術精、完成任務好的專業技術骨干人才,據不完全統計,建部至今,該部共培育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中青年技術專家2名,1153學術帶頭人24名,為試驗任務的圓滿完成奠定了扎實的人才基礎。該部始終堅持以崗位為平臺,以任務為依托,大力開展科技創新活動,建部至今,該部共完成科研改造項目86項,其中獲得軍隊三等獎以上獎勵的共58項。在大力開展科技創新、強化人才培養的同時,該部始終堅持密切關注世界試驗質量管理理念的發展動向,強勢推動試驗質量文化建設,在系統規范試驗質量激勵文化的同時,緊密結合單位點號多、駐地散、設備復雜的實際,大抓試驗任務正規化建設,先后組織專業技術骨干編撰《試驗任務正規化建設大綱》等試驗質量管理文書27部,有效地提高了單位試驗正規化建設水平。

回首過去,銀川雷達部已經走過了30個春夏秋冬,從圓滿完成580任務,到某國防重點武器飛行試驗高精度測量任務告捷;從我國第一部中長基線連續波雷達裝備部隊到574工程擴展157系統功能;從研制157A全機動車載式高精度多站制測量系統到LD系統逐步裝備部隊;從第2雷達站到雷達部,這不平凡的30年將永載中國航天發展史冊。

展望未來,面對新的形勢、新的任務、新的要求,銀川雷達部全體官兵將始終高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旗幟,以國家安危為責、以人民福祉為念,乘新裝備列裝之勢,牢固樹立科學發展理念,按照中心的謀劃布局,進一步加強領導班子建設、加強人才隊伍建設,加強試驗正規化建設,確??蒲性囼炄蝿沾未纬晒?、發發圓滿,努力實現建設總裝一流的全機動雷達測量部隊的宏偉目標,努力為國防科技事業的長足發展做出更多更新更大的貢獻。


賀蘭山巔抒壯志、黃河之濱譜華章。
伴隨著雄壯的軍樂,新一代航天測控人正以其嶄新的面貌、昂揚的精神、進取的雄心,翻開銀川雷達部發展建設新的歷史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