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通信衛星發射場“受傷”
8月初,軌道科學公司為馬來西亞MEASAT衛星系統私人有限公司建造的“馬來西亞東亞衛星”3a通信衛星在哈薩克斯坦拜科努爾發射場進行射前操作時不慎被發射服務商的一臺橋式吊車撞壞。目前軌道科學公司正在幫助MEASAT公司重新規劃衛星的發射安排,爭取盡快安排發射。工程技術人員正在評估衛星受損情況,以便決定下一步措施。衛星有可能需運回軌道科學公司的衛星建造設施進行修理和重新測試。該衛星原擬8月21日由海射公司3SLB發射。該衛星采用“星”2平臺,重2417千克,攜帶36兆赫帶寬C和Ku波段轉移器各12路,將定點在東經91.5度的軌位,壽命至少為15年。(江山)
美航宇局推遲發射月球探測器
為緩解發射安排上的壓力,美國航宇局已將其“月球偵察軌道器”(LRO)的發射時間從原定的今年12月初推遲到2009年2月底。LRO將由宇宙神5火箭發射。作為美重返月球計劃的第一步,該探測器的任務是為航天員重返月球選取可能的著陸地點。美航宇局是在與美國空軍就交換發射時機達成一致后做出推遲發射決定的。美國空軍將利用LRO原定的發射時段發射其X-37B試驗性可重復使用無人駕駛航天飛機。此次推遲意味著航宇局將錯過布什政府提出的2008年前用無人探測器探測月球的目標。推遲可能使該局多花費最多700萬美元的費用。
LRO探測器項目耗資4.91億美元。探測器將繞月球兩極飛行至少1年時間,利用儀器對崎嶇的月面進行測繪,尋找安全的載人飛船著陸地點。與其一同發射的還有一個造價7900萬美元的撞擊探測器,稱為“月坑觀測與探測衛星”(LCROSS)。LCROSS將撞向月球極區,尋找存在水冰的證據。(江山)
美空間望遠鏡更名
8月26日,美國航宇局宣布重新命名其于6月11日發射的“伽馬射線大區域空間望遠鏡”(GLAST),新名字為“費米伽馬射線空間望遠鏡”,為的是紀念高能物理學領域的先驅者、美籍意大利裔諾貝爾物理獎獲得者恩里科·費米(1901~1954)。科學家們希望耗資6.9億美元的“費米”能通過觀測高能伽馬射線來發現眾多新的脈沖星,揭示超大質量黑洞的內部機理,并有助于物理學家尋找新的自然定律。
在望遠鏡發射后的兩個月里,科學家已對其兩臺儀器進行了測試和標校。這兩臺儀器分別是“大區域望遠鏡”(LAT)和“GLAST暴發監測器”(GBM),目前望遠鏡已開始對劇烈而變幻莫測的宇宙伽馬射線進行觀測。美航宇局當天展示了一幅全天空圖像,上面有銀河系灼熱的氣體、閃爍的脈沖星和數十億光年以外一個閃耀的星系。這幅圖像是利用該儀器95小時的最初觀測結果制成的,而利用美航宇局已退役的“康普頓伽馬射線觀測臺”制成類似圖像要花數年的觀測時間。
(陽光)
美科學家研制出小衛星防護薄膜
美國新澤西州一家公司的科研人員已研制出一種能保護小衛星不受極端冷熱、腐蝕和微流星體撞機影響的薄膜。這項與美國航宇局聯合進行的研究旨在找出對10磅~50磅重(1磅約合0.454千克)的小型衛星進行防護的途徑。美國航宇局稱,這類低成本小衛星未來將成為主流。項目人員稱這種柔性薄膜為“薄膜可變發射率電致變色裝置”。薄膜可在電荷作用下改變顏色。用在微小衛星上時,它的顏色可根據暴露給強烈日照或極度黑暗的情況由淺變深,從而保護衛星不受極端冷熱和紅外輻射的影響。研究者稱,該薄膜還設有鍺/氧化硅防護層,可保護衛星不受原子氧腐蝕和微流星體撞機的影響。
(江山)
美新飛船將于2014年首飛
8月11日,美國航宇局宣布放棄把其“星座”計劃下的“奧利安”載人飛船的首次飛行時間提前到2013年的努力。該局此前一直希望能在2013年9月進行這次發射,而現在這一時間要推遲一年。推遲發射是由于技術上有困難和預算限制。美國國會的要求是在2015年3月前具備飛行能力。美航宇局仍有信心使“星座”計劃在此之前實現首次飛往國際空間站的飛行?!皧W利安”飛船是定于2010年9月底退役的航天飛機的替代型號,除用于執行國際空間站任務外,還將用于載人登月。美航宇局今后數月將與洛馬公司等“星座”計劃的供貨商和制造商磋商,以修改合同和調整進度安排。
(陽光)
歐第一艘貨運飛船返航
繼9月1日俄進步M-64貨運飛船離開國際空間站后,9月5日歐洲第一艘自動轉移貨運飛船儒勒·凡爾納也與國際空間站分離。該飛船于今年4月份到站,送去了7.5噸重的給養,在之后的5個月里,一直充當國際空間站的臨時娛樂中心以及航天員們休息的地方。利用自身燃料,它4次提升了國際空間站的軌道高度。8月27日,為了規避空間碎片,它還推動國際空間站做了一次機動。返航的凡爾納內裝滿了站上的各種垃圾,質量為13.5噸。利用剩余燃料,它將在軌道上停留約三周的時間,9月29日沿自殺式彈道墜毀。(陽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