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s,we can”——愿景領導的威力
奧巴馬說:“如果你把我和任何一種人——無論是黑人、白人、西班牙裔的人、共和黨人還是民主黨人——放在某一間屋子里,給我半個小時的時間,我就能帶著其中大多數人的贊成票走出那間屋子。”
能迅速整合各種分歧人士的愿景,使他們中的大多數能在組織的愿景中看到自己的愿景,讓他們為了自己的愿景而努力,這是奧巴馬在競選中能夠獲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
利益磋商——沒有永遠的敵人,只有永遠的利益
在起初民主黨總統候選人的競選中,奧巴馬同希拉里的競爭戰況可謂是空前激烈,從2007年2月開始一直到2008年6月才勉強分出勝負,最后在超級代表們的幫助下,奧巴馬以微弱優勢勝出。在16個月的鏖戰中,雙方以各種方式相互攻擊,炮制了陰險的“凌晨三點電話”廣告,甚至連希拉里的丈夫、前總統比爾·克林頓都不時從幕后跳到前臺,幫助夫人對奧巴馬進行尖酸刻薄的言論攻擊,可以說在分出勝負的那一刻,雙方的關系似乎早已勢同水火,不可調和。而此時,希拉里雖然敗選,可是她手中還握著1800萬忠實選民的選票,而這些選民很可能因為她和奧巴馬的“恩怨”而在大選中轉投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
之后的變化可謂是戲劇性。希拉里站出來竭力地替奧巴馬拉選票,就連之前譏諷過奧巴馬的克林頓也發言盛贊奧巴馬是最合適的總統候選人。出現這種離奇狀況后,就有評論家在猜測奧巴馬是不是和希拉里暗中進行了什么利益交換。果然,當奧巴馬成功當選后,馬上就國務卿這一關鍵職位向希拉里拋出了橄欖枝。其間的利益博弈可謂是妙至毫顛。
不但如此,奧巴馬甚至對競選中始終處于敵對方的共和黨也有利益磋商方面的驚人之舉。
2008年10月30日,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巴拉克·奧巴馬在接受美國國家廣播公司采訪時表示,如果當選總統,內閣將由兩黨人士組成,其中包括共和黨人。這個時候還是大選前夕的關鍵時刻,奧巴馬卻提前向競爭政黨示好,背后的緣由不能不引人深思。
魅力鑄成——“白紙”的優勢
在初選和大選中,奧巴馬的競爭對手們曾多次攻擊他從政經驗的軟肋,說他就如一張白紙般空洞不實。然而,奧巴馬卻借此大做文章,說正因為他像一張白紙,所以每個人都可以揮舞大筆在他身上作畫。這讓無數人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使他的民眾認同度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父母離異、墮落迷惘,甚至還吸食過毒品的奧巴馬從早年經歷上看就跟美國那些庸庸碌碌甚至誤入歧途、身陷囹圄的人沒有什么區別。可是,就是這樣的他卻后來崛起,通過自己的努力終于站上了美國的權力巔峰,他這個傳奇經歷本身就是“美國夢”的最好表現。廣大普通民眾仿佛都從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看到了希望,覺得他跟自己是一類人。
他在表示對自己非裔血統認同的同時,又不像杰克遜那些傳統黑人政治領袖那樣宣揚黑人與白人間的種族仇恨。在他“為了更完善的聯邦”的著名演講中,他呼吁黑人和白人忘記仇恨,面向未來,為了共同的美國而努力。他的這次演講幫他解決了當時遇到的“賴特危機”,在保證廣大黑人認同的同時,也得到了更多白人的支持。而且,為了進一步吸引到亞裔,特別是華裔的支持,奧巴馬甚至把他那個華裔的妹夫也拉到了競選前臺,讓他為自己的選票搖旗吶喊。有美國媒體稱贊奧巴馬從不玩弄“種族牌”,但也許這恰恰說明了奧巴馬更會打“種族牌”。
而且,奧巴馬在對布什政府以及共和黨的政策大加批駁的同時也從不忘記給他們留一點“身在曹營心在漢”的印象。在他的第二本暢銷書《無畏的希望》當中,他直言不諱地評價小布什是個好人,布什政府實際上也是一直在盡力做他們認為對的事情。而且他本人對于共和黨也沒有絲毫偏見,甚至他聯邦參議員生涯的第一票也是投給了共和黨,正是他在這方面的言行讓布什政府以及許多共和黨人看到了他傾向共和黨主張的一面。
奧巴馬現象給領導的啟示
一、怎樣給中國的奧巴馬以成功的希望?
美國的憲法中說“人生而平等”,我國的憲法中也強調“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然而在現實中卻有著太多這樣那樣的“檻”,戶口、教育、觀念……我們怎樣才能為中國的“奧巴馬”提供一個相對平等的生長環境,讓他們也有通過努力達到夢想的希望,營造一個屬于我們自己的“中國夢”?
二、中國的政治家、企業家和學者們該怎樣看待奧巴馬現象?
奧巴馬的成功經歷中有著他特有的偶然性和不可復制性,但他成功得到了美國白人、黑人、拉丁裔、亞裔、民主黨人、共和黨人、獨立選民、保守派人士、自由派人士、精英階層、藍領工人、男人和婦女等多方分歧人士中大多數的支持,在他的行為中處處體現著新世紀領導的要素。那么我國官產學三界的領導又該怎樣從奧巴馬成功的領導行為中取經,也在愿景整合、利益磋商和魅力鑄成方面做到境界的提升?
三、奧巴馬通過跨黨派組閣等政治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美國社會中的某些分歧,我們從中可以借鑒什么樣的方法進一步促進各職業、各階層間的融合,營造我們自己的和諧社會?
四、國家副主席習近平同志提出要在實踐中建立堅強的領導集體,那么根據奧巴馬一路走來的經歷,又有什么值得我們借鑒并形成一種可靠的機制促成我們這個目標的實現?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研究奧巴馬現象,研究他成功中的領導因子不僅有助于我們從行為慣性上去推演奧巴馬上臺后可能采取的政治動向,還能將這種行為理念同我國的國情相結合,用中國化的“奧巴馬領導方式”去同美國打交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