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寶寶園里,別的小朋友都在一起做游戲的時候,寶寶卻喜歡一個人壘積木;小朋友都交換著手里的玩具,寶寶卻霸占著自己喜歡的小汽車,不讓別的小朋友碰。時間長了寶寶就成了寶寶園里不受歡迎的“異類”,如何才能讓寶寶知道怎樣和小朋友交往,更好地融入到團隊中呢?
寶寶也知道“團結力量大”
有團隊意識的寶寶在以后的生活和工作中才能很快地適應團隊生活,鼓勵寶寶多和小朋友交往,這樣對培養寶寶的團隊協作精神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培養寶寶的團隊意識,不但讓他們做到心中有他人,知道了“團結力量大”,還有以下這些作用:
●讓寶寶形成平等的觀念。相同年齡段的寶寶容易在一塊交往,這是因為他們有相同的愛好,或者經常同時參加一些活動,在寶寶們自己的團隊中,每個人的地位都是平等的,他們在團隊活動中,都是平等地交往,這樣在寶寶的心里會形成每個人都是平等的觀念。
●讓寶寶的情緒健康發展。在寶寶的成長中,總會有這樣那樣的情緒需要表達,有的情緒寶寶會向父母宣泄,但是,寶寶也有自己的小秘密不愿意和大人分享,這時候小朋友們成為了寶寶暢所欲言的聽眾。當寶寶的情緒不便和大人表達的時候,在團隊中成長,寶寶得到了信任、支持、鼓勵,這樣能讓寶寶的情緒健康發展。
●讓寶寶找到自己的個性。在團隊中,每個寶寶的智慧和性格都有所不同,在一塊玩耍的時候,每個寶寶都能找到自己的角色,這樣通過自己的表現和他人的認同,寶寶明確了自己的個性。
●讓寶寶的團結精神得到培養。一群有著相同愛好的寶寶在一起玩耍,大家平等相處,一個寶寶有了困難,大家都會伸出援助之手。寶寶在團隊中互相幫助,讓他們的責任感變得更強,有了團隊的整體意識。
要從小培養寶寶的團隊意識,讓寶寶懂得在家里或者在幼兒園都是生活在團隊中,需要學會和團隊中的成員好好相處。讓寶寶明白自己生活在團隊中,自己既有發表意見的權利,也有服從團隊的義務。
團隊意識靠培養
團隊意識是指在一個團隊中大家為了共同的目標,團結一致、互相幫助,堅持努力的團結精神。團隊意識的健全直接影響到寶寶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不想讓寶寶成為獨來獨往、一意孤行的人,就要從小培養寶寶的團隊意識。
寶寶和每個家庭成員的團結
寶寶從一出生就在家庭中生活,培養團隊意識首先從家庭成員中的團結開始。在家庭中培養寶寶的團隊意識,爸爸媽媽就要在家庭中做好榜樣,有矛盾了要相互體諒和寬容,一定不要當著寶寶的面吵架。在平時的家庭生活中,要讓寶寶覺得家庭就是一個團隊,每個家庭成員都要互相和睦相處。
培養寶寶的團隊意識,在家庭生活中,就要注重成員之間的溝通。爸爸媽媽和寶寶經常溝通,了解寶寶的主觀感受,互相交流一下想法,讓寶寶感覺到一種平等對話的氛圍。有的爸爸媽媽認為寶寶的年齡小,想法都是幼稚和無知的,所以,經常忽視寶寶的意見,強行要求寶寶按照大人的想法去做,這樣不但壓抑了寶寶的思維,也讓寶寶的團隊意識變得淡漠甚至消失。
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要讓寶寶也參與到家庭事務中來,有時候在遇到寶寶能理解的事情時,可以征求一下寶寶的意見,讓寶寶意識到自己也是家庭中的一員,他也有權利和義務對家庭事務發表意見。爸爸媽媽在引導寶寶發表意見的時候,讓他懂得在做出決定時,不但要說出自己的想法,還要考慮到別人的感受,這樣才能讓寶寶有團隊意識。
在家庭中,爸爸媽媽有時候還要讓寶寶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讓寶寶知道每個人都是這個家庭的成員,都要為這個家做出自己的貢獻。在做家務時,可以讓寶寶做一些協助性的工作,讓寶寶明白團隊協作的作用,這是樹立寶寶團隊意識的很好方法。
讓寶寶參加團隊活動
在家里,爸爸媽媽要經常和寶寶交流在幼兒園中發生的事,讓寶寶說出這些事情來,再鼓勵寶寶對這些事發表看法,讓寶寶對幼兒園中的團隊活動產生興趣,激勵寶寶多參加一些團隊活動。對于幼兒園團隊中要求每個成員都要完成的任務,爸爸媽媽要積極熱心地和寶寶一起討論完成:對于幼兒園中組織的一些比賽和團隊活動,爸爸媽媽要鼓勵寶寶積極地參與其中,培養寶寶的團隊意識。
在平時的生活中,要教育寶寶懂得把自己的利益和團隊利益結合在一起。這些道理寶寶可能還不太理解,爸爸媽媽或者幼兒園老師可以從一些小事中讓寶寶自己領會到這些道理。比如,在節假日可以組織一些活動,爬山、去游樂場、運動比賽,在組織這些活動的時候,注意征求一下寶寶的意見,讓寶寶以主人的身份參與到活動組織中來,這樣會提高寶寶的團隊認同感,有榮譽感才能讓寶寶的團隊意識不斷增強。在團隊活動中,如果寶寶中出現了矛盾,爸媽和老師要教育寶寶多從團隊角度和他人的角度出來,學會理解和寬容對待別人。
游戲是寶寶可以激發寶寶的興趣,如果在游戲的時候鼓勵寶寶參與其中,這樣可以很好地培養寶寶的團隊意識。很多游戲都是對社會活動的簡單模仿,能調動寶寶參與其中的積極性,所以也就能起到很好的教育效果。在游戲中,爸媽或者老師要有意識地培養寶寶團結協作,讓寶寶明白為了團隊的榮譽必須努力。比如,將寶寶分成幾個小組,選擇需要互助合作才能完成的游戲讓寶寶比賽,賽完后分析獲勝和失敗的原因,讓寶寶知道只有服從團隊利益,即使自己吃虧也是光榮的。
讓寶寶學會互相幫助
在家里的時候,爸爸媽媽就要注意培養寶寶的愛心和責任心,讓寶寶明白作為家庭這個團隊中的一員,必須和大家相處融洽,遇到困難時大家都要互相幫助,讓寶寶要有合群的意識,消除寶寶孤僻的心理障礙。爸爸媽媽要給寶寶做好榜樣,在做家務的時候、兩個人可以在一起合作完成,這樣不但增進了夫妻感情,也讓寶寶學到了人與人之間需要互相幫助,
在寶寶兩歲左右就已經對分享這個概念感興趣了,所以爸爸媽媽要盡量多讓寶寶和其他小朋友在一起玩耍。寶寶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耍時,爸爸媽媽要告訴寶寶和小朋友分享玩具或者好吃的東西。當看到寶寶和別的小朋友分享時,應該馬上表揚寶寶的這種行為,讓寶寶覺得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可以得到很多樂趣。
在幼兒園中,老師在寶寶們吃飯或者睡覺時,要告訴他們互相謙讓和幫助,給他們講一些中華傳統美德和童話故事,比如,孔融讓梨等,讓寶寶養成禮貌謙讓的良好習慣。在幼兒園里,老師發現有困難的小朋友,要鼓勵別的寶寶要有同情心,并給需要幫助的小朋友一些力所能及的幫助,對于性格孤僻的寶寶,首先要消除他與其他寶寶的疏遠感,使之真正加入到寶寶們中間去,然后才有可能進一步培養其團隊精神。
寶寶在過了兩歲以后,進入了人生中的第一個“叛逆期”,這時候的寶寶已經有了一些自己的想法,表現出與別人對抗的心理。爸爸媽媽教導寶寶要禮貌待人,讓寶寶和別的小朋友一起做游戲,讓寶寶明白在小伙伴中,和別人分享才能獲得別人的友誼,互相幫助才能讓他們都和睦相處,通過這些分法才能有效提升寶寶的團隊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