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之夜清冷幽長,有書相伴之夜,心不冷,身不寒。總是不會忘記,在冬夜到來的時刻,用一本好書溫暖自己,古人說冬季是收藏的季節,我說冬季是修煉的大好時光。銀妝素裹,有雪花為我伴讀;雪掛枝頭,有冬梅為我清唱。這冬夜之讀,倒是讀出了人生的另一番意境。我讀得興趣正濃,豈管室外雪花飄飄降落。這個時候,圍爐在暖著我的身子,書是一頁一頁翻下去的,有陣陣書香彌散于溫馨居室,直覺書的精髓化為一縷春風直潤我的心田。讀著讀著,竟然還走到童年的那一片天地了。
那個時候,家中的圍爐是用木炭燒的,一到冬季,母親早早地端出了帶有古香古色的大烤火缸。晚上,我們只管把腳擱放在火缸的蓋子上面,一屋子書生意氣氤氳著、繚繞著。母親看的是教科書,兄弟讀的是吳敬梓的《儒林外史》,我讀《三國演義》的連環畫,孜孜不倦,全神貫注,靜得只聽見翻書的聲音。一會兒,母親從火缸里取出烤熟的紅薯,當作夜宵犒勞我們。此時此刻,烤紅薯的香味與濃濃書香融為一體,這個冬夜,溫暖而又甜美。最后,我將帶有溫暖的書,擱置于自己的枕上,在甜蜜的夢想里與三國英雄相遇。
冬夜讀書,幸福無量。就算是天寒地凍,在我精神的小屋里,只要珍藏著一本書,我會順著那些鮮活的文字,去尋覓生命的另一團光亮的。那一年,我衛校畢業,在遠離家鄉幾百里的山鄉工作,一到夜晚,同事們玩牌正酣,我隨手抽出一本冰心的散文集來閱讀,我讀她的《無家樂》的時候,驀然感受了一個人遠離家鄉,遠離親人,思念想家的心情,直到今天,我信手讀來,想起冰心說的蝸牛背著那重重的殼,那也是一種家的感覺“是殼也罷,不是也罷,‘家’是一個美麗甜柔的‘名詞’?!边@樣一來,讓我對家對人生倍添了一份厚重的珍愛之情。又一個冬夜,我讀郁達夫的《沉淪》,再后來,又讀了他的散文《江南的冬景》,他以為“秋正是讀讀書,寫寫字的最惠季節,但對江南的冬景,總覺得是可以抵得過北方夏夜的一種特殊情調,說得摩登些,便是一種明朗的情調。”寥寥幾筆,便勾勒出冬景江南錦繡中華,讓我在冬夜里心生溫暖。
驀然想起了那個冬之夜,詩人白居易在邀請友人喝酒小聚的情景“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寒夜留客,懷有一顆誠懇的心,好酒暖火招來。寒夜讀書不也是如此,心要誠,意要靜,書方能品得出酒一樣的釅香。
冬夜長長,書香彌彌,這個冬天不冷,守一團溫暖的火,捧一本心愛的書,讀一讀史書政論,品一品哲理散文,思一思文人魯迅的做人小品,吟一吟林清玄的雅致文字,讀到妙處,讀到冬夜無眠的時候,在鋪天蓋地的雪地里行走,總能找到一條通往幸福的大道。
(編輯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