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畢業那年,我不滿10歲。父母皆以為這么小不點就上初中太早了,便私自找了校長,使一向成績拔尖的我,意外地落榜留級。
那時,尚不知珍惜青春。即便留了一年再上初中,全年級仍數我年紀和個頭最小。于是,就像擁有一份特殊的財富,別人羨慕,老師夸獎,自己也驕傲。
然而,初中畢業時擅自響應“廣闊天地,大有作為”的革命號召,報名回鄉務農,奉獻青春,便在老師惋惜的目光下離開了校門,失去了讀高中的機會。
稀里糊涂5年后,重返校園,即便直插高中二年級,在全班也算“老大哥”了!毋庸諱言,難免有一點自卑、一點傷感、一點哀怨。
步入社會,與同時畢業的男男女女相比,自己已經老大不小了,便對愛情、婚姻和家庭,有種本能上的渴望和迫不及待。當擁有了這一切之后,猛回頭,才發現自己已經被青春拋棄,30歲的樹上,繁花紛謝,青杏尚小,尷尷尬尬,酸酸澀澀。
在人生的單行道上,我只能往前走。走向夏天、走向秋天、走向冬季的蒼老。不可能再開花,只能結果;不可能再像年少時那樣,在鮮花叢中挑三揀四,盡享人生的芬芳。現在才明白,人生什么都可以揮霍,就是不能揮霍年輕。年輕是一筆難守的財富,稍不珍惜就風流云散,比覆水還難收。倘若有幸再活一回,我什么都可以揮霍,就是不能揮霍與生命同樣珍貴的年輕。
(編輯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