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大阪有一個遠近聞名的高僧,他不僅佛法精深,而且還有著傳奇的一生。他幼年的時候父母雙亡,流落街頭,是一個好心的寺院院主將他收留。然而,院主很快發現這個孩子不僅身世可憐,頭腦似乎也不太靈光,學什么東西都比別人慢半拍兒。寺院里的人都為這個孩子黯淡的前途嘆息著,沒人覺得他長大之后會有什么出息。
然而,院主卻不信這個邪!他常常一邊愛憐地撫摸著孩子的頭,一邊悠悠地說道:“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沒希望呢?”時光就這樣慢慢流逝著,孩子也一天天長大,身體也越來越結實。突然有一天,院主向眾人宣布,他又要到山里去進行苦行修煉,而且這次他要帶上這個孩子。院主的決定,引來眾人一片嘩然,誰都知道進山里修煉就意味著要在無人區里對身體和意志都進行高強度的鍛煉,而且為了更好地達到磨煉效果,帶的口糧也是人能承受的最低限度。別說這樣一個反應有些遲鈍的孩子,就是大多數的僧人都沒有參加過這種修行。
雖然反對聲響成一片,但院主還是帶著孩子去山里進行苦行修煉去了。幾十天后,當師徒兩人回來的時候,人們吃驚地發現孩子明顯比以前聰明多了。在眾人疑惑的目光中,院主每年都帶著心愛的徒兒去山里修煉,孩子也變得越來越聰明。
幾年之后,院主去世了,當年那個傻乎乎的孩子也已經長成了聰慧的青年。在隨后的幾十年里,他的人生遭遇到了無數的挫折和困境,甚至經歷了生死考驗,而他都坦然面對,每次都能化險為夷。不僅如此,對佛法領悟越來越多的他也非常熱心參與到公益事業中去,一生之中幫助了很多人,他的名聲也慢慢地傳揚了出去。
他現在已經是公認的有德高僧了,他的故事也感動了很多人。當人們通過媒體知道他現在每年還要像當年一樣到山里進行苦修的時候,全都好奇了起來。
大家紛紛猜測,是不是這苦修里有什么奧秘,所以才讓一個有些愚笨的年輕人成長為了一代高僧。
后來,專門有電視臺的記者向他請教了這個問題,老人家聽了之后,莞爾一笑,“我第一次參加苦行修煉的時候,掉進了一個很深的溝澗,師父沒有幫我,而是用了一天一夜看著我一點點想辦法爬了出來。后來,他告訴我,人有兩種眼睛,一種是肉眼,一種是心眼。肉眼中滿是花花綠綠的世界,所以,心神都被分散了,很難集中精神做好最重要的事;而心眼則是絲毫不受外界的干擾,眼中只有一件最重要的事,然后人就會用全部精力做好這件事。當我在溝澗里得不到任何幫助時,多余的想法都沒了,只想逃出去,于是我才真正專心于自己想辦法。凡人與智者的區別,就在于平凡者只會用肉眼看世界,而大智者學會了使用心眼”。
高僧的話很快就通過電視臺傳播到了很多地方,觀眾們都受到了不小的震撼,不少人都因此開始反思起了自己的人生。
我們的眼中常常裝滿了游戲、聚會和各種各樣消磨時光的辦法,卻沒有問一問自己什么才是當前最重要的事?我們的眼中常常裝滿了工作、應酬和各種各樣的人際關系,卻沒有問一問自己什么才是眼下最急需解決的事?于是,每天我們都在忙碌著,生活卻沒有多大改變。
別再無謂地忙碌了!用心眼看一看,什么才是我們當下最該做的事情吧!
(編輯仕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