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者面對生活缺乏勇氣,使自己在痛苦的陷阱中掙扎。他出生在美國的一個農莊里,交通不便,一年當中也碰不到幾個陌生人,平常只能見到他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再加上他的自我意識極重,不喜歡見任何人,導致他15歲的時候就常常被憂慮恐懼所困擾。比起同齡的少年,他長得太高,而且太瘦,身體像根竹竿,他在其他同學面前,只有身高是他的優勢,而在同學當中盛行的棒球或者賽跑等方面他都不如別人。為此,同學們都嘲笑他,甚至還給他起了個“馬臉”的綽號,這樣他在同學面前就更抬不起頭,自卑心理進一步加劇。從早到晚,他別的什么事也不想做,隨時都在為自己的身材自憐,每天都任憑煩惱和恐懼占據著他的心靈,他的心理難以用文字來形容。在這時候,曾當過教師的母親告訴他:“兒子,你得去接受教育,既然你的體能狀況如此,也無法改變,要想生活,只能靠智力去謀生,就要消除你現在的自卑心理。”
母親的話給了他心靈的震撼,當他入學第八周的時候,通過了一項考試,得到一份三級證書,擁有這個三級證書就可以到鄉下的學校去授課,這是他有生以來,除了他母親以外,第一次證明別人對他有信心,雖然這個證書的有效期只有半年時間。就憑這一件事,就給他帶來了勇氣、希望與自信。隨后的日子里,一個鄉下的學校來聘請他去任教,雖然月薪只有區區40美元,這些錢在當時對別人來說也許是微不足道的,但這40美元卻是別人對他的肯定,同時也證明這個學校對他的信心以及他自己擁有的授課能力。當他干完一個月后,為了表示對自己的祝賀,他還專門買了一套合身的服裝。
他戰勝自卑心理的轉折點還是發生在一年一度的集會上。他不想去參加集會上的演講比賽,但他母親卻認為這是在公眾面前展示他的一個機會,也是幫他戰勝自卑心理的最好時機,于是敦促他去參加集會上的演講比賽。面對那么多人去演講,對當時的他來說簡直是天方夜譚。但是在母親的堅持下,他還是報名了,并且為這次演講還作了充足的準備。在準備演講的這段日子,他每天都對著樹木和牛群演練演講內容,演練次數不下數百次。功夫不負有心人,結果大出他本人的意料,他第一次當著那么多人的面演講,竟然得了第二名,并且還為他帶來了一年的獎學金。他成功了,他更相信沒有走不出的自卑心理。
他就是后來成為美國國會參議員的埃爾默·托馬斯。
既然有理由自卑,那就有理由自信,要把自卑像一棵腐爛的枯草一樣從內心深處拔出來,然后踩在自己腳下,挺胸抬頭,去迎接屬于自己的那片自信的天空。
(編輯思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