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7日晚8點多,季某駕駛一輛面包車,在行至某村附近道路時,突然聽見車外傳來一聲動物的慘叫,下車一看,發現自己的車竟然撞上了一條狗。附近村民劉某聞聲走過來,這時讓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被車撞得一直癱倒在地奄奄一息的狗,竟然猛地躍起,在劉某小腿上狠狠咬了一口。劉某因此入院治療22天,共花費醫藥費1萬余元。出院后,他找到司機季某和狗主人吳某協商,要求他們負責共同支付他花費的醫藥費和其他損失,但季某和吳某都認為自己不應該承擔賠償責任。協商不成,劉某就將吳某和季某作為被告,起訴到當地法院,要求他們共同賠償自己的醫藥費和誤工費損失13514.5元。
在法院審理過程中,被告吳某認為,他養的這條家狗,平時很聽話,性情溫和,不會隨便咬人。當天晚上咬傷劉某,完全是因為狗被季某的車撞傷后,受了驚嚇才導致咬人的,所以對于原告劉某的損失,他不應承擔賠償責任。另一被告季某則認為,當時他在正常駕駛,沒有違反任何交通規則,狗突然竄出來才會被撞。被告吳某無證養狗,而且沒有管理到位,才導致事故發生,應該對原告劉某的損失承擔全部賠償責任。
經過審理,法院認為:被告吳某作為動物飼養人未能看管好自己飼養的狗,以致該只狗竄到公路上被被告小季的車輛撞傷受驚后咬傷原告,而且沒有證據證明原告劉某對損害結果發生存在過錯,故被告吳某應當對原告所造成的損害承擔民事責任;被告季某駕駛車輛在公路上正常行駛時撞傷被告吳某飼養的一只狗,無主觀上的故意,而且車輛撞狗事件與該只狗咬傷原告之間沒有必然的因果關系,現原告和被告吳某均不能提供證據證明系被告季某的過錯行為致使原告造成損害,故原告要求被告季某共同承擔民事責任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點評:毛愛東(浙江英普律師事務所律師)
狗咬人的事件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不算新聞,但如本案發生的狗被車撞得倒地奄奄一息后高高躍起,向人類“復仇”,不能不算新聞。拋開這起事件的新聞性,它本身所牽涉到的法律關系也值得我們關注。
如果是單純的狗咬人事件,在法律的處理上比較簡單,民法通則第一百二十七條規定:飼養的動物造成他人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由于受害人的過錯造成損害的,動物飼養人或管理人不承擔民事責任;由于第三人過錯造成損害的,第三人應當承擔民事責任。
在本案中,原告劉某的確是被吳某的狗咬的,而狗在咬人之前被季某的車撞傷,對這個事實原、被告兩方都沒有異議。被告吳某作為狗主人,在排除自己的狗被他人作為工具造成他人損害的情況下,應該承擔賠償責任是沒有爭議的,本案處理的關鍵點在于撞傷狗的季某是否應該同吳某共同承擔賠償責任。而要認定季某是否需要承擔賠償責任,則需要確定季某是否對原告劉某的損害的產生存在過錯。事發當晚,季某在允許通行的道路上正常駕駛,沒有超速、車輛照明和制動裝置不符合標準的情況,吳某的狗事發時突然橫穿馬路才導致被車撞上,因此根據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規定,季某沒有違法行為,對撞狗事件不存在過錯。不能因為季某撞了狗,狗因被撞才咬人就想當然認為季某要承擔賠償責任。人民法院正是據此判決對原告要求季某承擔賠償責任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從另一方面講,狗咬人和車撞狗事件是存在一定因果關系的,或者可以說劉某被咬傷是由于車撞狗和狗咬人綜合造成的,也就是我們俗稱的“一果多因”,審理法院認為,車撞狗與劉某被咬沒有必然因果關系的結論不符合法律規定。當然在本案實際處理中,無論車撞狗與劉某被咬傷是否存在因果關系對案件的判決結果都沒有影響,因為處理本案的關鍵在于司機季某是否對劉某的損害存在過錯,無過錯,即使有因果關系也無需賠償。
現在養狗的人是越來越多了,狗確實是人類的朋友,給很多人特別是一些孤寡老人帶來了極大的歡樂和慰藉。但在養狗過程中要注意管理,切莫讓自己的狗不受管束,四處跑走。否則一旦對他人造成傷害,不僅要賠禮道歉,還要承擔對方損失,影響社會和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