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初中國遭受低溫雨雪冰涼天氣后,專家總結了這次災害的自然原因:一是受拉尼娜現象的影響;二是大氣環流異常;三是青藏高原南緣的南支低壓槽活躍,促使西南方向暖濕空氣沿云貴高原向中國輸送:四是由于冷暖空氣交匯區,暖濕空氣在上,在對流層中低層形成穩定的逆溫層,是大范圍凍雨出現的主要原因。
去年初的低溫冷凍是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在全球變暖的大趨勢下,中國和世界一些局部地區反而可能遭受冷凍天氣災害,這便是一種極端天氣氣候事件。
海面水溫低于往年的現象被稱為拉尼娜現象。拉尼娜的出現也是全肆氣候系統異常的一個強信號。這種海洋熱狀況的異常會對熱帶大氣環流造成很大影響,從而導致全球氣候失常。
中國氣象和環境方面的專家也意識到了這種情況,認為要提高我國極端天氣氣候事件的預報能力,建立10~30天延伸預報業務和重大氣象災害影響評估業務,以應對在全球氣候變暖大背景下的極端天氣氣候事件及其發展。
如果今年初再次發生低溫雨雪冰凍天氣災害,那應當是一個累積的過程,應當辯證地看待這種災害天氣。如果這種天氣持續10天,對農業生產是有利無害的,因為低溫可以抑制病蟲害,同時雨雪可改善土壤墑情。但是,如果這樣的天氣過程持續10天以上(去年初的低溫天氣持續了22天),就會發生本質的變化,對農業生產由有利變為有害,而且對工業生產和公眾的生活也會造成負面影響。所以,無論是個人還是政府相關部門,從心理上、物資和運行機制上都要做好應急和抗御冷凍災害的準備。▲
(摘自2008.12.11《羊城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