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在省委、省政府的支持和推動下,全省各地努力推進“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與發達地區相比,衢州等欠發達地區農村發展仍然滯后,農村貧困問題不容忽視。
針對上述問題,華正媛等8位工作、生活在衢州的省人大代表,在省十一屆人大一次會議上提交了《關于要求省政府關注欠發達地區低收入農戶奔小康工程的建議》。
代表們提出,一要加大對產業發展的扶持力度,提高低收入農戶就地增收致富能力。提高對改造提升傳統農業產業的補助,增加對發展高效生態特色農業、來料加工業、農家樂休閑旅游業的補助,加大對扶貧龍頭企業的扶持力度。二要加大對素質培訓的扶持,提高低收入農戶創業增收致富能力。在加強轉移就業培訓的同時加強創業培訓,對農業專業大戶、農業企業經營者和農民專業合作社領辦人、在崗農民工、“農家樂”經營者和從業人員、來料加工經紀人等開展各種創業技能知識培訓,充分激發低收入農民的創業熱情,全面提升創業者的綜合素質,努力提高創業競爭力。三要提高農村最低生活保障補助標準,擴大新型農村合作醫療和醫療救助覆蓋面,加大教育救助力度,落實低收入農戶政策性增收。
辦理結果:整體推進“八大行動”切實加大幫扶力度
省人大常委會、省政府對該建議十分重視,省政府將建議列為省領導領辦件,由呂祖善省長和茅臨生副省長領辦,省農辦會同省財政廳等8個部門具體承辦。省農辦專門成立了建議辦理小組,落實了相應的承辦人員,并按照重點建議領導領辦件的要求,研究制定了辦理方案。省財政廳、民政廳、教育廳、勞動保障廳、衛生廳、農業廳、林業廳、人口與計生委等會辦單位也高度重視,認真研究建議提出的要求,有針對性地提出了答復意見。
辦理過程中,呂祖善省長親自主持召開建議辦理座談會,與領銜代表和附議代表進行了面對面的溝通交流,認真聽取代表的意見和建議,并對完善建議辦理工作提出了要求;茅臨生副省長要求承辦單位認真研究建議,并對答復意見初稿進行了認真閱改。
按照省領導的指示精神,經過周密詳細的調查研究,省政府將整體推進“八大行動”,切實保障欠發達地區農戶奔小康。
一是實施“產業開發幫扶行動”,拓寬低收入農戶增收渠道。大力扶持低收入農戶發展特色種養業、來料加工業、家庭工業、“農家樂”休閑旅游業。
二是實施“培訓就業幫扶行動”,促進低收入農戶勞動力轉移就業。加強對低收入農戶勞動力的技能培訓、就業服務和就業援助,促進低收入農戶勞動力外出經商和外出農民返鄉創業。到2012年,低收入農戶勞動力普遍接受一次以上技能培訓。
三是實施“下山搬遷幫扶行動”,改善低收入農戶生存發展環境。以高山遠山區、地質災害危險區、重點水庫庫區為中心,緩解區域性貧困和改善低收入農戶生存發展環境。到2012年,每年下山搬遷5萬人以上,地質災害危險區的農戶基本實現搬遷。
四是實施“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改善低收入農戶生產生活條件。加快推進農村公路、千萬農民飲用水工程、村莊整治和農村信息化建設。
五是實施“社會救助覆蓋行動”,提高低收入農戶保障水平。擴大最低生活保障、教育救助、醫療救助的覆蓋面,加大農村“五保”對象集中供養、住房救助、災害救助的力度。
六是實施“區域協作促進行動”,拓寬低收入農戶發展空間。進一步擴大地區間經濟聯姻和技術、教育、衛生、人才、就業等多方面協作,促進資本與勞動力的對流和產業轉移、勞務對接、異地開發。
七是實施“金融服務支持行動”,促進低收入農戶創業發展。建立健全公共財政支持下的金融服務供給機制,全面實行扶貧小額信貸制度。
八是實施“社會援助關愛行動”,擴大對低收入農戶的結對幫扶。建立省市縣單位、發達縣鎮以及企業結對幫扶“低收入農戶集中村”和縣鄉干部結對幫扶低收入農戶的新機制,大力倡導社會慈善救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