睡眠是每人每天都需要的,大多數人一生中的睡眠時間超過生命的1/3。睡眠能使身體得到休息,體力得到恢復,提高機體的免疫功能、改善精神狀態、增強記憶力、促進人的健康。莎士比亞說: “人生第一道美餐就是睡眠。”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日益加快,社會競爭的壓力讓世界上27%的人患上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礙。特別是睡眠量的異常及睡眠質量的異常或在睡眠時發生某些臨床癥狀,如睡眠減少或睡眠過多,夢游癥等。據國家衛生部統計,我國成年人失眠率為38.2%,高于國外發達國家。由于多數人對睡眠障礙缺乏科學的了解和認識,往往將失眠的原因歸咎于社會競爭的壓力、人際關系的矛盾、心理和精神壓力等,并沒有把失眠當作一種疾病來看待。
你知道嗎?不良睡眠不僅與感冒、抑郁癥有關,還與糖尿病、肥胖、中風、心臟病和癌癥的發生有著密切關系。最新研究發現,人體長期睡眠不足或處于緊張狀態,會使神經至內分泌的應激調控系統被激活,并逐漸衰竭而發生調節紊亂,使得免疫功能明顯降低,從而對健康產生嚴重不良影響,尤其是心臟病的發生與睡眠質量有著密切的關系。
長期睡不好誘發心臟病
一項研究證實,有過一次心臟病發作的人和沒有心臟病病史的人相比,有更高比例的人長時間工作,每晚睡眠時間也少于五小時,其結論是:每周工作超過60小時的人患心臟病的機會比每周工作40小時以下的人要高出兩倍,一周內就算只有兩夜平均睡眠不足5小時的人,患心臟病的風險也比正常人高2~3倍。
美國有專家指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更易誘發心臟病。并且有充分的臨床資料證明,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很難根治,最終會導致心力衰竭,因為阻塞性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會降低血氧水平,導致血壓驟升,兩者都會對心臟病造成較大影響。同時還有專家補充指出,長期睡眠障礙還會導致體重增加,甚至罹患糖尿病,而這兩種因素都會提高誘發心臟病的風險。
最近希臘科學家的調查結果也證明了睡眠與心臟病大有關系。希臘科學家通過對2.3萬名健康成年人展開長達六年的調查發現:睡午覺可減少患心臟病的幾率。每周至少午睡三次,每次大約半小時者,與不睡者相比,其因心臟病等心臟問題致死的幾率低37%。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常午睡的職業男性比沒午睡者,心臟病的發生率低達64%。科學家分析指出,午睡可降低人的壓力,有益心臟健康,而工作通常給成年人帶來不少壓力。除了午睡,以水果、蔬菜、大豆和橄欖油為主的地中海式飲食,也被認為可減少心臟病發病率。
患了心臟病為啥睡不安
心臟病病人伴有失眠的的確較多,一方面由于患心臟病,心理負擔較重造成焦慮或抑郁而致失眠;另一方面心臟病本身也可致失眠。下面就將各類因心臟問題影響睡眠的機理簡述如下。
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病態竇房結綜合征,多在夜間發病,且常在睡眠中猝死。有人對病態竇房結綜合征病人進行腦電圖及心電圖監測,結果發現病人夜間頻繁出現5秒以上的心臟停搏,出現竇性靜止或竇房阻滯,使心臟射血減少,導致大腦缺血而影響睡眠。
心絞痛心絞痛也是影響睡眠的原因之一。與正常人相比,心絞痛病人的有效睡眠率(全睡眠時間/睡眠時間)較少,為84%,而正常人達到95%。
左心衰竭引起心源性哮喘的病人 由左心衰竭引起的心源性哮喘病人,往往在熟睡后1~2小時突然憋醒。由于睡眠期間迷走神經相對興奮,冠狀血管收縮,使心肌缺血缺氧,平臥時回心血量明顯增加,使心力衰竭加重;而不安定的睡眠又使交感神經突然興奮,心率加快,血壓增高,使已經衰竭的心臟難以承受而出現心源性哮喘,從而引起失眠。
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引起睡眠障礙尚無定論。但是很多研究表明,心律失常的發生與失眠關系密切。睡眠不佳會加重心律失常基本的不適感,而頻繁發作的心律失常,對睡眠有害無益。
心臟神經官能癥心臟神經能癥病人,是指那些經過現有的心臟診斷檢查,而無器質性改變證據,但患者卻自覺胸悶、心慌或有心臟疼痛感、停跳感、瀕死感,并到處求醫。這類病人絕大部分為焦慮、抑郁的患者,因此失眠也較為常見。
治療心臟病的藥物在心臟病的治療過程中,許多藥物會引起失眠。B-受體阻滯劑有降壓作用,還可能引起低血糖和誘發抑郁;抗心律失常藥如雙異丙吡胺和普魯卡因酰胺可影響睡眠的質量;抗高血壓藥如甲基多巴、可樂定等不但可引起失眠,而且還會引起抑郁。另外,如果抗高血壓藥物用量不當,常會造成夜間低血壓,同樣可以引起失眠。
對心臟病人失眠的治療
首先應從根本上治療心臟疾病,提高心功能,改善心肌供血、供氧,這是最重要的。二、應消除患者對疾病的擔心、焦慮,以平靜的心態去對待疾病,必要時可定期使用抗焦慮藥。三、應注意心臟治療藥對睡眠的影響,盡可能減少此類藥物的使用。當然,這首先要服從心臟疾病本身治療的需要,而不能強求改變用藥的品種。四、采取生物反饋、放松療法作為輔助治療。五、可使用一些增加大腦供養,改善大腦血液循環的藥物,如川芎嗪、活腦靈尼莫地平等。六、亦可使用催眠藥物以幫助睡眠的改善,如選用速眠安、安泰樂、硝基安定等,但應避免使用舒樂安定及氯硝安定針劑。七、中藥治療。中醫講究辨證施治,從調理氣血、調整機體的臟腑功能人手,可采用具有鎮驚安神,補血養心的藥物,如安神補心丸、安神補腦液、復方棗仁膠囊等中成藥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