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重返巴馬拿的消息不僅在巴拿馬引起轟動,更一度成為國內茶界關注的話題?!疤寡蠊し颉痹@“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不僅奠定了它世界名茶的地位,也成為福安人代代傳頌的動人故事。
然而,由于過去人們忽視檔案管理與對品牌的珍愛,獲獎金牌與證書都丟失了。政府、社團和民間人士都曾努力尋找,但都無功而返。人們只是從福安館藏資料中找到有關福安商會選送的“坦洋工夫”紅茶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的記載。由于沒有原始資料佐證,以至于一些人士或媒體甚至認為福安商會茶——“坦洋工夫”獲金獎是個虛傳。近年來,福安市啟動茶業發展品牌帶動戰略,“坦洋工夫”金獎問題更引起人們極大的關注。
2008年11月28日,一個久違的驚喜在福安茶界爆開了:“坦洋工夫”紅茶獲得的“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的歷史檔案找到了!
這天,由福安市茶葉品牌與質量管理委員會、福安市茶業協會舉辦的“尋找‘坦洋工夫’獲金獎檔案匯報會”上,寧德市茶葉協會原會長、68歲的退休干部葉乃壽報告了自己與侄兒林桂斌尋找檔案的經過。
2008年5月的一天,福安市一位領導遇見葉乃壽,對他說:“‘坦洋工夫’獲金獎獎章、證書丟失了,有人還認為獲獎是虛傳,誰能找到原始材料證明,可算為福安人民立一大功啊!”
這句話引起了葉乃壽的不安。他在閩東從事茶葉工作40余年,1999年在主編《寧德茶業志》時,為尋找“坦洋工夫”獲金獎史料,跑遍閩東各縣檔案館、文化館和省檔案館、省圖書館等,也走訪了福安坦洋村群眾和省、地茶葉系統的領導、專家,但都查無結果。2001年,他查閱《中國茶葉》刊物資料時,發現題為《1915年中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博覽會獲獎茶葉》的文章,獲金獎名單中有福安商會茶,把它編入《寧德茶業志》,但科技工作者求真務實的態度告訴自己,沒見到最原始的資料,自己是于心有愧的!
于是,葉乃壽決定繼續尋找“坦洋工夫”獲獎檔案。他想,南京曾是民國政府的首府。這里檔案一定齊全。于是,2008年10月,他從福安啟程,來到南京圖書館,查遍所有民國檔案的索引目錄,沒有發現這方面的線索。他又來到南京圖書館民國文獻中心,在浩瀚的歷史文庫中。一架又一架,一本又一本地尋找、翻閱,也沒能找到。他還查閱了1915至1916年的《新華日報》《南京晚報》《文匯報》等報刊。仍沒有結果。
葉乃壽并不灰心,他又輾轉來到上海檔案館、圖書館尋找。幾經周折,在上海圖書館文獻中心同志的幫助下,查到了《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要覽》和《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農業調查報告》。帶著一線希望,他認真翻閱,但這兩本書只有巴拿馬賽會概況,并沒有福安商會茶獲獎記錄。他請教了館內專家,得知《中國參加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記實》才會有獲獎記錄,但館內沒有收存這本書。但畢竟是有了些收獲,葉乃壽隨后請教了上海圖書館文獻資料提供中心負責人夏女士,夏女士指點他去北京國家圖書館查閱。
葉乃壽馬上給在北京茶業協會福安分會任秘書長的侄兒林桂斌傳去相關資料,并要求他在北京協助查找。林桂斌幾次來到國家圖書館,在工作人員的幫助下,從縮微資料庫中,查到了共有303頁的《中國參加巴拿馬萬國博覽會記實》一書。書中第191頁詳細記載著福安商會茶等中國21種茶品獲“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的史實。經圖書館老專家確認是原本書籍后,并請圖書館縮微中心幫助復制該書?,F在,該書縮微復制書被移交至福安市檔案館收藏。至此,福安商會茶——“坦洋工夫”紅茶獲“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金獎有了原始證據。
然而,獲金獎的考證還沒有結束。福安人民期盼著獲獎獎章與證書的下落。鏈接:
“1915年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也稱“巴拿馬賽會”,是美國國會為了慶祝巴拿馬運河開鑿通航,在美國舊金山舉行的一次國際性大型博覽會,共有41個國家產品參加。博覽會成立評審團,由各國科技、藝術、工商界人士組成,中國有16位成員,對各國參賽品進行嚴格評審,展會從1915年2月2n日開展,歷時9個月,觀眾達1800萬人次。
1912年3月,中國政府收到美國總統塔夫托發來的邀請書,其后,美又派特使來華“勸中國官商赴賽”,中華民國政府臨時大總統袁世凱批示工商部籌辦此事、1913年6月,由工商部、農業部、教育部、財政部協同籌備成立“巴拿馬賽會事務局”協調賽事,各省相繼成立“赴賽出品協會”,并通過各級商會等組織機構,層層征集,選送展品,共有10萬多件商品參展,是展品最多的國家中國是國際博覽會初次參展者,格外引人矚目,開幕當天到中國館參觀者達8萬之眾,其中美國總統、副總統等政要也到館參觀。賽會后,中國展品共獲獎章1218枚,居各國之冠,其中酒類金獎5項,茶類金獎21項,其中,福安商會茶——“坦洋工夫”紅茶獲金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