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洋工夫”雄風再起。如今,“坦洋工夫”這個百年歷史品牌,正以新的希望重新逐鹿國內外茶葉市場。
近年來,福安市委、市政府把茶業作為該市的3大主導產業之一加以扶持,堅持以提升茶業發展水平、促進茶農增收為目標。2006年福安市確定挖掘這一歷史名茶作為該市茶葉公共品牌,引領全市茶產業發展,強力打造“坦洋工夫”品牌。著力實施“五個一”工程(打造一個品牌——坦洋工夫;每年品種改造一萬畝,以提高坦洋工夫茶品質;建設一個海峽大茶都,為坦洋工夫茶提供交易平臺;每年舉辦一屆茶事活動,以擴大坦洋工夫品牌的影響;建設一個現代化廠房加工區,以提高坦洋工夫茶的生產水平),加速茶產業發展。
政府在“坦洋工夫”品牌打造,包括包裝、品種、廣告、茶機、茶事活動等方面投入逐年增加,實現包裝系列化、宣傳多樣化、營銷網絡化。
2006年政府投入專項資金對“9個廠家、11個坦洋工夫品種”進行包裝扶持,使之提高包裝檔次。優質的產品加上精美的包裝,效益明顯提高。企業自主開發包裝的積極性隨之提高。向系列發展,有“英倫皇室”、“醉龍顏”、“百福臨門”等達100多種,可滿足不同檔次茶葉的包裝需求。
2006年10月,“中華名人共建海峽西岸和諧福安暨坦洋工夫茶系列活動”在北京人民大會堂啟動,拉開了“坦洋工夫”品牌打造序幕。歷經兩年多的努力,“坦洋工夫”正成為市場新寵。
2007年2月,“坦洋工夫”獲得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2007年11月,“坦洋工夫”紅茶被認定為“中國申奧第一茶”。2007年12月,“坦洋工夫”紅茶重返巴拿馬,參加在那里舉辦的“第十屆巴拿馬中國貿易展覽會”,“坦洋工夫”以其輝煌的歷史和卓越的品質得到了中外人士的一致認可,社會知名度不斷攀升。
2008年2月,“坦洋工夫”經國家工商行政管理總局商標局核準成功注冊證明商標,更使福安掀起了“坦洋工夫”熱潮。福安茶商在北京、太原、上海、福州、銀川及海外建立了“坦洋工夫”名人會館、茶城、專柜、專賣店……

為實施品牌戰略,再展“坦洋工夫”雄風,福安市進一步加強對“坦洋工夫”地理標志產品的保護和管理,制定出臺了《坦洋工夫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管理辦法》《“坦洋工夫”證明商標使用管理規則》,明確名牌茶葉質量標準,規范產品質量要求,規定了使用“坦洋工夫”證明商標產品的生產地域范圍以及產品品質特征,并規定了商標被許可使用者的權利和義務,用以規范市場,保證產品品質。加大對外宣傳力度,積極組織企業參加國內外多次茶葉展銷評比會并獲得多個獎項。“坦洋工夫”還被寧德市列為重點扶持的閩東茶葉主打品牌。
全市茶園通過無公害產地認定,成為全省首個獲此類認定的縣市。
“創建全國綠色食品(茶葉)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縣”通過農業部專家組驗收,成為全省首個全國綠色食品原料標準化生產基地縣:現代茶業發展項目經國家財政部批準立項,中國海峽大茶都第一期工程完成并順利開業。全市3家茶葉企業入選2008中國茶葉百強,居寧德市榜首。全市共有12家茶葉企業的19個產品分別獲得無公害、綠色食品、有機茶認證,36家茶葉企業獲得QS認證。
“坦洋工夫”在人民大會堂中華名茶評比中獲金獎,“坦洋工夫”紅茶和茶飲料系列被授予“中國申奧茶”和2008年北京國際新聞中心特許茶。
通過打造品牌,茶葉產值逐年提升,2006、2007、2008年分別比上一年增長17.2%、53.65%、31.87%。“坦洋工夫”每公斤售價從品牌打造前的50~60元,升到1000多元,有的高達3000多元。在2008年的“閩茶杯”評比中,
“坦洋工夫”獲得茶王稱號,經拍賣每公斤30萬元。目前已有20多家企業申請使用“坦洋工夫”證明商標,已授權生產企業13家,產值1.5億元。
“坦洋工夫”福建省著名商標已公示,
“坦洋工夫”的加工工藝列入寧德市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地理標志產品坦洋工夫》國家標準也已通過國家標準協會組織的專家論證。“坦洋工夫”品牌進一步提升了福安市茶產業整體水平,尤其今年茶葉市場疲軟,但由于“坦洋工夫”的帶動作用,仍保持茶葉增效、茶農增收,并輻射帶動周邊縣(市)茶產業的發展,為構建和諧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生態·和諧·健康·高貴”這是“坦洋工夫”的文化內涵。“坦洋工夫”這個民族品牌正托起福安茶產業的新希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