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7月28日下午,云南省會澤縣迤車鎮派出所戶籍室來了一位特殊的要求辦理入戶手續的人。他一個人手中拿著6家的戶口本。來人是迤車鎮石板村黨總支書記楊華清,他受6戶村民的委托代辦新生兒的落戶手續。
自從迤車鎮推行村民事務代理制度以來,村干部就沒少做這樣的事。楊華清說:“我們村離鎮上有24千米,由于交通不方便,平時要走4個半小時才能到。群眾要到鎮上辦理事務極不方便,以前曾經出現有些村民來辦事還要在鎮上住一晚才能辦完的情況?,F在推行代理制度,由于工作關系我們經常要到鎮上來,順便就幫他們辦理了。這樣集中辦理不僅方便群眾和相關部門,還為群眾節省了大量的時間、人力、財力。比如我手中這6家新生兒的落戶手續,如果村民自己來辦,6家要來6個人,每個人都要一天時間,花費最少也要300元錢?!?/p>
2006年鄉鎮合并后,迤車鎮有8萬多群眾。鎮黨委、政府通過調研發現,由于受到地理位置限制,一些偏遠山區形成了辦事難、問事難的局面。最遠的店子村委會離鎮政府所在地有30多千米,加上很多群眾對相關部門職能不大清楚、所處位置不熟悉,使得辦事效率低下、辦事成本過高。面對這一實情,迤車鎮黨委、政府積極探索和構建為民服務的有效載體,在全鎮推行村民事務代理制度。
確定代辦內容,明確代辦事項。迤車鎮推行的村民事務代辦制,就是對村民在生產生活中急需辦,卻又不會辦或自身辦理有困難的;需要上級組織協調解決的信訪訴求以及法律允許代辦代理的其他各類事項,均可由村民自己決定是否由村干部代辦。主要包括:辦理出生入戶手續,辦理暫住證,領取身份證,辦理建房手續,辦理流動人口婚育證明,辦理林木采伐證等。
確定代辦人員,明確服務對象。制定出臺《迤車鎮關于推行村民事務代理制度的意見》,明確推行村民事務代理制度的指導思想、代理范圍、代理內容、代理原則、承辦主體及工作要求等內容,在全鎮27個村實行“首問負責、一室受理、全程代辦、無償服務”的村民事務村干部代理工作機制,在各村分別設立“村民事務代理室”,加掛“村民事務代理服務中心”牌子,由村兩委干部兼任村民事務代理員。對一些具備條件的村,吸收村里群眾威信高、法律觀念強、辦事能力強、熱心公益事業的能人組成志愿者隊伍,將村民在生產生活中的困難承接下來,替村民進行全程代辦、無償服務,幫助村民辦理具體事務。
確定代辦程序,明確代辦過程。“村民事務代理室”接到群眾的求助申請后,首先將群眾所反映的問題登記備案,進行初步審查,看是否合乎法律規定和社會公德要求。對審查通過的事項,將被代辦人員姓名、時間、事務、內容、收費標準、辦理時限等逐一登記在《村民事務代理登記本》上,按照急事急辦、特事特辦的原則,及時安排專人幫助或協助辦理解決。問題解決后,被代辦人在《村民事務代理登記本》上填寫對辦理結果的意見和建議。具體代理的方式主要有:一是幫助辦事。根據村民的客觀需要,村干部幫助村民書寫有關申請類、證明類文書。除法律法規和相關部門明確規定必須由當事人直接辦理的,其余事務均可委托村干部幫助辦理。二是指導辦證。按照法律法規和相關部門規定,需要當事人直接辦理的事務,由村干部引導當事人到鎮相關部門直接辦理。若鎮屬相關部門需要實地調查的,由村干部帶領相關人員協助辦理。三是代辦收費。鎮屬相關部門及其他組織屬于經營性質的各種收費,在法律法規允許的前提下,由村干部按照實際發生費用代為收取辦理,但不收代辦服務費和手續費。
為使村民事務代理機制落到實處并長期堅持下去,迤車鎮黨委、政府將此項工作列為工作督查和年終綜合考核的重要內容,定期和不定期地對各村、各單位進行督導、調查,并以走訪群眾、召開座談會等形式,認真掌握運行效果,對工作不力、群眾反映差的村和單位實行掛牌督辦,嚴格考核獎懲。對在辦理過程中,代理人或承辦人違反規定收取當事人誤工費、交通費等服務費用,或因失職、瀆職造成當事人損失的,嚴格追究其責任。迤車鎮現在全鎮轄27個行政村408個村民小組21 428戶。此舉措實施下來,每年可為群眾減負上百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