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料配制 稻草或麥秸58%,牲畜糞38%,豆餅(或花生餅、棉子餅等)3%,尿素1%,水140%。
培養料前發酵 將草料提前3天加水預濕,之后混入發酵劑,然后按照一層草料一層糞的順序,將所有料堆制成底寬2米、上寬1.5米的梯形料堆,進入前發酵階段,時間需15天,期間翻堆2次。
培養料后發酵 如有發酵隧道,可以將前發酵結束的培養料堆入發酵隧道內,利用蒸氣和風機控制料溫,使其保持在50~55℃。后發酵時間為7天。如果沒有發酵隧道,可以在前發酵結束后,利用小塑料棚進行簡易后發酵,但效果不如前者好。
鋪料播種 在棚內地面,按照寬0.8~1米、長度不限作成料床,兩床間隔40~50厘米。將發酵好的料鋪在料床內,厚度20~25厘米。待料溫降至28℃以下時,即可播種。播種采取混播加層播的方法,即先把占播種量70%的菌種撒在菌床上,然后用叉子抖料,使料與菌種充分混合,再將剩余的30%菌種撒在料表面,用平整的木板將料面稍整平壓實即可。
發酵期管理 播種后料面覆蓋1層報紙遮光,保持料溫20~25℃,約20天左右菌絲即可長滿培養料。
覆土出菇 蘑菇生產必須覆土。菌絲完全長滿后即可覆土。覆土可選用田園土、人工合成土或草炭土,出菇量以草炭土最高。覆土厚度為3~5厘米。覆土后調整土層含水量,以手握成團、丟開即散為準,并保持良好的通風。經15天左右,即有菌蕾出現,此時可以加大噴水量,保持空氣濕度在90%左右。待菌蕾長至直徑5厘米左右時,即可采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