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筆者到山東省金鄉縣馬廟鎮南周村采訪,一進村就看見不少村民圍著村務公開欄指指點點、有說有笑。是啥讓他們如此關注和開心呢?原來,吸引村民的是村務公開欄上貼的2008年“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標準。一位村民指著墻上的評選標準信心十足地說:“勤勞致富星、環境衛生星、誠實信用星、家庭美德星、學用科技星、遵紀守法星、計劃生育星、興文重教星、團結和睦星、文明新風星……今年這十顆星我都能摘到?!?/p>
時下,金鄉縣農村的老百姓正忙著“追星”,只不過他們追的不是大腕明星,而是“星級文明戶”之星。筆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在金鄉縣農村,如果誰家被評上了“十星級文明戶”,那么這家人會受到比別人更多的尊重。如果誰家被摘掉了文明戶的“帽子”,則是一件很丟人的事。
據了解,該縣自2007年開展“十星級文明戶”評選活動以來,管理機制、評比辦法不斷完善創新,評比內容不斷充實。他們把文明戶的評選工作與新農村建設結合起來,大力開展“家庭美德在農家”、“創綠色家園、建富裕新村”、“破除婚喪陋習、反對封建迷信”等群眾性精神文明創建活動,充分利用鄉鎮文化站、文化大院、農家書屋等宣傳陣地,營造濃厚的爭創氛圍,對農民進行道德教育,培養農民的環境意識、創業意識、守法意識和奉獻精神。
星級文明戶評選嚴格按照戶申報、組評定、村審核、張榜公布、鄉鎮審批備案等程序進行,標準很高,框框挺硬,想當“十星級文明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想要掛“星”,就得按“星”的規矩辦。村民王桂艷家的棚子、棉花柴占了公共通道,全家人齊上陣干了兩天,扒了棚子、清理了棉花柴,他家“十星級文明戶”的“環境衛生”一欄中才有了一顆“星”。村民總結說:“星星門前掛,勝過人說話。臉上有光彩,村民人人夸。”
據統計,該縣自開展星級文明戶評選以來,已有17 000戶農民被評為“十星級文明戶”,占全縣農戶的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