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沒征求我們意見就要把村級公路建設項目發包,我們找廉情監督委員會反映,廉情監督委員會及時糾正村里的作法,重新組織公開發包,中標價比原先低了1萬元!”提起村級公路建設項目發包的事兒,四川省鄰水縣豐禾鎮魚鱗灘村王顯德感慨頗深:“村里的事兒有廉情監督委員會參與,我們放心多了!”
針對農村基層干部違紀違法導致基層干部與群眾關系緊張問題,鄰水縣在深入調研、充分試點的基礎上,于2008年5月在全縣45個鄉鎮522個村成立了農村廉情監督委員會。
廉情監督委員會由3~5名成員組成,成員包括村(居)紀檢委員、黨風政風監督員、黨風廉政宣教員、群眾訴求代理員。廉情監督委員會主任由村(居)紀檢委員兼任,其他成員在離職村干部、老黨員、群眾威望高的村民中選聘,村(居)兩委成員不得兼任廉情監督委員會成員。廉情監督委員會對鄉鎮紀委負責,接受鄉鎮紀委安排的工作任務,定期向鄉鎮紀委匯報工作。主要職責是:協助鄉鎮開展黨風廉政建設宣傳教育工作,加強對村(居)事務及村(居)干部廉潔從政監督,跟蹤監督村(居)黨務、村(居)事務及財務公開情況、村(居)“一事一議”制度執行情況,農村集體資產、資源處置情況,扶貧、救災救濟、糧食直補、退耕還林等資金發放情況,計劃生育、宅基地審批等政策執行情況和新農村建設項目資金使用情況、村(居)干部廉潔自律情況等。定期召開廉情分析會,及時聽取、收集群眾意見,將收集、了解到的真實情況及時向鄉鎮紀委反映,協助鄉鎮紀委查處村(居)干部違紀違法行為。縣委將農村廉情監督委員會工作落實情況作為對各鄉鎮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目標考核內容,嚴格考核獎懲。
成立農村廉情監督委員會以來,改變了過去那種“縣上監督太遠,鄉鎮監督不便,群眾監督不敢”的局面,達到了自下而上監督的目的,廣大農村基層干部從政行為得到有效規范,廉潔自律意識進一步增強,農民群眾對村干部的信任度不斷提高,農村信訪問題大大減少,農民群眾參與村級組織活動的積極性不斷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