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長治縣環保局以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為契機,以生態文明建設為突破口,全力打造生態農業、生態工業、生態城鎮,堅持走可持續發展道路,把保護環境、改善生態文明作為工作的重點,狠抓環境保護和治污減排工作,大力實施藍天碧水工程,不斷改善城鄉環境質量。2008年以來,長治縣環保局緊緊圍繞“環保攻堅、治污減排”目標,不斷加大環境監管力度,堅決關停、取締、淘汰落后產能,全縣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05年分別減少37%和33%,縣城二級以上天數達到334天,穩定達到國家二級標準,環境質量得到進一步改善,環境治理成效明顯,環境保護工作實現了跨越式的發展。
加強環境保護是落實科學發展觀的重要舉措,是構建和諧黎都的用力保障。按照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的要求,長治縣委、縣政府堅持把環境保護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列人黨委、政府的議事日程,納人全縣國民經濟和諧社會發展計劃,與經濟工作統一部署,同步推進。在環境基礎設施建設中,先后投資2億元建成了污水處理、垃圾處理、河道治理、集中供氣和集中供熱工程,城市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提升。在生態環境建設中,突出抓好通道綠化、太行山綠化、交通沿線荒山綠化、環境綠化和園林村鎮建設,使縣城綠化率達到35%。在建設項目管理中,遵循開發與保護并重的原則,在產業規劃、環保、安全、投資強度準人等方面嚴格把關。2008年,全縣共審批建設項目166個,對21家新建企業進行了環保竣工驗收,環評和“三同時”制度執行率達到100%。在工業污染治理中,組織轄區重點工業企業開展礦井水處理、煤場防風抑塵網、焦化廢水治理、焦化廢氣脫硫及鍋爐除塵脫硫環保設施建設。截至2008年底,全縣81家重點工業企業全部完成達標任務,達標率達到100%。同時加快淘汰落后產能步伐,采取強硬措施取締和關閉了小粘土磚場60座、小木炭窯117座、小石灰窯160座,有效解決了環境污染問題,為新上優勢項目騰出了市場空間和環境容量。
建立完善長效管理機制,是環保行政執法的關鍵。為實現執法與服務同步,長治縣成立了環保產業咨詢信息中心,先后為17家新建企業的環評審批、總量置換等提供了環保政策法律咨詢服務,使企業在項目建設中消除了疑慮,節省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并根據各鄉鎮每月的招商引資項目明細表,建立跟蹤服務檔案,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時效性。同時,對列入全縣的重點建設項目,開通重點建設項目環境行政審批直通車。他們強力實施環境執法,建立環保聯合執法機制,每季度開展一次環保專項行動,集中打擊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環境違法行為,對嚴重違反國家環保法律法規的企業,實行通報一批、限批一批、限產或停產一批、處理一批,始終保持對環境違法行為的高壓態勢。
根據建設生態文明的要求,結合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加大農村環境保護工作力度,大搞綠色農村和綠色農業建設,開展“環境優美鄉鎮”、“生態文明村”、“畜禽養殖示范點”和“生態示范礦井”創建活動,并把環境作為新農村建設的一個考核重點,與新農村建設同時規劃、同時考核。2008年,韓店鎮被命名為“省級環境優美鄉鎮”,永豐、東莊、東呈、東掌、南宋等5個村被命名為“升級生態文明村”,永豐村還被國家環境保護部命名為山西省惟一的“全國首批生態示范村”,荊圪道潔思養殖有限公司成為省級畜禽養殖示范點,雄山煤業有限公司被評為“省級生態示范礦井”。
為加大環保宣傳力度,長治縣環保局編印了《環保法律法規知識讀本》2 000冊,利用4·22地球日、6·5世界環境日、12·4法制宣傳日,深入到企業、農村、社區、學校、街頭散發傳單,解答咨詢,扎實推進“綠色學?!?,“綠色社區”等創建活動,使廣大干部和群眾的法律意識和環境意識進一步增強,全縣形成了領導干部重視環保、企業農村注重環保、社會各界關注環保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