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2年底,正是全國抗戰艱難之時,內地發生了一樁震驚全國的豫東專員失蹤案,一時輿論嘩然。蔣介石親自督辦,并安排軍統特務頭子戴笠到河南指揮破案……
豫東專員遭暗殺
事情源起于1941年初冬的河南。一天清晨,在豫東重鎮商丘郊外一個哨卡邊的公路上,急匆匆走來八九個商人打扮的人,隊伍中還護衛著一只馱著個小布袋的毛驢。這可疑的情況立刻引起了哨卡上保安隊員的警惕。幾個哨兵便上前攔住。
“站住!干什么的?”
“戰區混成縱隊的,外出執行公務,快讓路!”來人邊厲聲回答,邊加快了腳步。
“讓路?沒那么容易!老子得檢查檢查你們的東西!”哨兵們毫不示弱,大槍一橫,一副要動武的樣子。
原來,這伙商人打扮的人馬是國民黨軍統局安插在洛陽地區一個新的情報機構——國民黨第一戰區混成縱隊地下別動大隊走私毒品的隊伍,領頭的是大隊長曹銀屏。此前走私毒品,他們都是輕車熟路,并無障礙。然而,他們哪里知道,本管區的行署專員韋孝儒近日剛剛以專區行署和保安團的名義起草下發了一道命令:一旦抓住走私毒品者,一律逮捕后送交行署,貨物當場沒收。
曹銀屏起先并沒在意,誰知保安隊今天動了真格,三下兩下便查出了藏在驢背上口袋里的白面兒。哨兵們立刻如臨大敵,紛紛舉起了手里的大槍。曹銀屏趕忙上前說好話:“各位,咱們是井水不犯河水。請你們高抬貴手放兄弟一馬,好處咱們平分,如何?”
“少廢話,跟老子走一趟!”早已得令的保安隊員們不由分說繳了特務們的槍支,并把他們捆個結結實實押往專區行署。
曹銀屏見情況不妙,便在行進途中趁人不備,打翻了哨兵逃回駐地,并將此事報告了他的頂頭上司——第一戰區混成縱隊少將司令趙理君。趙理君是軍統局里的資深殺手,他在抗戰初期曾帶一名助手潛入上海某國租界,不費吹灰之力殺死了日本政府正準備物色為傀儡政府主席的唐紹儀;還曾親自主持參與了暗殺楊杏佛、史量才等人的恐怖活動。趙理君聽完匯報后,二話沒說,馬上寫了一封信給韋孝儒,請他手下留情,趕緊放了他的人和貨。
哪曉得,韋孝儒根本不吃趙理君的那一套,看了來信,他怒火中燒,當即下令:將全體人犯槍斃,并當場張貼布告以示民眾。
消息傳到了混成縱隊司令部,趙理君氣得暴跳如雷。他怎么也想不到,一個區區地方專員竟如此大膽,居然敢槍斃他的人。他和曹銀屏仔細商量后,決定找個合適的機會將韋孝儒干掉。
1942年底,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和河南省主席李培基召集全省行政督察專員及各縣縣長到洛陽開會,豫東專員韋孝儒也前往參加。趙理君得知了這一消息,還聽說韋孝儒開會期間就住在他的好朋友、洛陽某中學校長郭兆曙那所無任何防范的學校里。趙理君和曹銀屏便制定了一個秘密殺人計劃。
這天半夜,睡夢中的韋專員被一陣急促的敲門聲吵醒。他剛打開屋門,幾個蒙面人便大步闖了進來,幾只冰涼的槍口迅速頂住韋孝儒,接著有人用破布緊緊塞住了他的嘴,將他綁了個結結實實。很快,韋專員的副官,還有郭校長以及其他幾個住在學校的人都被抓了出去。
韋專員在混亂中聽到蒙面人中有人叫“曹大隊長”,便知道自己落入了軍統之手。卡車載著幾個被綁架者駛出了城,徑直來到郊外一個已廢棄了的軍用機場附近的一口枯井旁邊。曹銀屏一聲令下,軍統特務們一擁而上,用棍棒將韋孝儒等人擊昏,然后全部扔進了那口枯井里,又迅速用土埋好。
輿論嘩然驚動蔣介石
豫東專員韋孝儒等人被綁架的消息迅速在城里傳開,整個洛陽城都籠罩在一片恐怖的氣氛中。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聞訊后立即開會商議此事。前來參加會議的有:河南省政府主席兼河南省保安司令李培基,軍統局河南站長、第一戰區長官部調統室主任岳燭遠,洛陽市警察局周局長,以及河南省許多軍政要員。趙理君也來到會場,名為參加會議,實則觀察會上的反應。
會上,蔣鼎文、警察局周局長向大伙詳細介紹了案件的情況。周局長分析說:“經過搜查現場,我們發現被綁架者的貴重物品雖然全部丟失,但他們的槍支卻沒有被帶走。如此來看,綁架者很有可能是實力極強的武裝力量,而絕非一般的土匪。估計此事十有八九屬于政治行為。”
趙理君聽后額頭上頓時沁出一層冷汗,他暗自埋怨曹銀屏當時竟忘記了帶走現場的槍支,以至于露出了疑點。
當天晚上,省政府主席李培基受多人之托,來到了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的辦公室,告訴蔣,韋專員失蹤后,洛陽附近人心惶惶,十分混亂,各界對此事反映強烈,教育界人士更是義憤填膺。倘若不及時破案,民心不穩,本地區局勢恐難控制。蔣鼎文知道此事的嚴重后果,也下了偵破此案的決心。
離奇的綁架專員案通過報章很快傳遍全國,一時輿論嘩然。國民黨最高當局及蔣介石都十分關注此案。幾天后,軍統頭目戴笠奉蔣介石的命令,親自來洛陽指揮偵破韋孝儒失蹤案。在蔣鼎文、李培基的陪同下,戴笠召集駐洛陽的軍統所屬各組織負責人開會研究破案工作。戴笠要求下屬一定要與軍、警、憲等部門密切配合,并服從蔣鼎文司令長官的指揮。會上還正式任命第一戰區長官部調統室主任岳燭遠為聯合偵破縱隊的總負責人。這一任命對趙理君來說無疑是雪上加霜。因為岳燭遠等人向來對不可一世的趙理君混成縱隊也是既怕又恨,總希望找個機會狠狠地報復他們一下。
與此同時,蔣鼎文、李培基命令手下大量張貼懸賞布告,希望知情者盡可能提供有關線索,凡其情報有用者一律有賞。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懸賞布告貼出沒有幾天,長官司令部便來了一個中年男子。他說自己原是洛陽航空站的工作人員,家住南郊廢機場附近。一個偶然的機會,他發現機場旁邊的一口枯井井底堆了許多新土,心里十分納悶。這兩天看到布告,才想起前來報告。蔣鼎文與李培基商量后,迅速集合保安司令部的人馬,由那報案人領路去現場挖井。不一會兒,士兵們便從井下拉出了七八具尸體。由于當時天氣十分寒冷,尸體腐爛得不很嚴重,有人一下就認出,死者就是豫東專員韋孝儒和他的副官等人。
第二天,豫東專員韋孝儒被殺死后秘密埋葬的消息便傳遍了洛陽城。趙理君、曹銀屏頓時感到大禍臨頭。他倆馬上找到戴笠,堅決要求調到重慶工作。當時戴笠并不知道趙、曹二人是此案的兇犯,就極力勸阻二人安下心來繼續參加破案工作,一旦案情有了實質性進展,一定調他倆回重慶。趙、曹二人萬般無奈,只好繼續待在洛陽。
這一天,趙理君手下一勤務兵來到洛陽城中一家鐘表店去倒賣很久前盜來的手表,被警察局早就安排在表店的便衣發現,立即將其逮捕并扭送到警察局。警察局周局長連夜對這個小特務進行突擊審訊。此人因承受不住皮肉之苦,全盤供出了趙理君混成縱隊活埋韋孝儒等人的前后經過。情況馬上報到了軍統第一戰區調統室主任、韋孝儒失蹤案聯合偵破縱隊總負責人岳燭遠那里,他立即率憲兵隊緊急出動,迅速包圍了趙理君所在的混成縱隊司令部。一陣混戰之后,趙、曹二人束手就擒,被押到了戰區軍法執行部。
幾經較量兇手終于伏法
直到這會兒,軍統頭子戴笠才恍然大悟。他怎么也沒有想到,如此重大案件的主犯竟是他本人栽培多年且十分器重的趙理君!現在事情已經到了這一步,戴笠只有橫下一條心,用自己的關系把趙理君保出來。
戴笠首先找到蔣鼎文,要求蔣將趙、曹二犯交給他帶回重慶“嚴加懲辦”。蔣鼎文知道戴笠葫蘆里賣的什么藥,不緊不慢地向戴笠表示,此案由蔣委員長親自督辦,自己不敢擅自做主。但蔣鼎文并沒有把口封死,他只說自己是一切以蔣委員長的命令為辦案原則,向戴笠暗示,只要他戴笠有本事能說動蔣委員長,一切事情都好辦。戴笠立刻心領神會,滿意而歸。
幾天后的一個下午,第一戰區長官司令部大會議室里,氣氛十分緊張。這是一次不同尋常的關于趙理君殺人案處理問題的聯席會議。會上,圍繞著對趙理君等人是否應該嚴辦,出現了兩種截然相反的意見。省主席李培基、洛陽專員李杏村等堅決主張嚴懲兇手;而戰區副司令長官湯恩伯則陰陽怪氣地表示,此案的發生,韋、趙雙方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故應平等處理。言外之意是應放趙理君一馬。許多人畏懼于湯恩伯的淫威,不敢正面反駁他的觀點。而手握仲裁大權的蔣鼎文,因與戴笠有私下交易,也不發表任何意見。原本對蔣鼎文寄予厚望的李培基有些懵了,他不明白蔣鼎文為什么如此滑頭和善變。
會后,李杏村知道蔣鼎文這種人根本靠不住,于是,通過關系找到了時任國民黨軍副總參謀長的白崇禧。白崇禧和軍統素來不和,李杏村希望鼓動軍界顯要人物一起向蔣介石施壓,要求嚴懲趙理君等兇手。
這一情報很快就被戴笠偵知,他也加快了行動步伐。不久后的一天,他趁蔣介石參觀軍委會政治部舉辦的抗戰戰跡展覽之機來到蔣的身邊,一邊向蔣展示軍統出版的抗戰畫冊,一邊不厭其煩地介紹軍統在抗戰中如何兢兢業業地為黨國努力工作,建立了不可磨滅的功勛,付出的巨大犧牲。趁蔣高興之時,戴笠又不失時機地提出把趙理君押回重慶審判的要求,并表示一定嚴肅處理趙犯。蔣介石被戴說動,果然在第一戰區打來的報告上批了“將趙理君押送回重慶軍委會軍法執行總監部嚴肅處理”的批示。這一來,軍界及河南地方勢力在此之前所做的種種努力,全都付之東流。
再說一直關押在第一戰區軍法執行總監部牢房中的趙理君,因有戴笠和蔣鼎文的特別關照,入獄以來一直過著較為安逸舒適的生活。他并不知道省政府和長官部正在進行的激烈爭斗。剛愎自用的他,自認為自己絕非等閑之輩,連蔣鼎文也懼怕他三分,所以絕不會吃虧。
這天正放風時,趙理君的情婦來探望他。見到女人,他似乎覺得監獄里的生活再好也不如外面。他讓這女人給蔣委員長發個電報,在電文中歷數自己立下的“令人羨慕”的“豐功偉績”,希望蔣念他戰功卓著,放他出獄。
很快,一份由地方電報局發出的電報被送到重慶總統府。電文中歷陳趙理君如何為蔣介石暗殺著名愛國民主人士楊杏佛、史量才以及原北洋國務總理唐紹儀等人的活動。炮制該電文的趙理君哪里知道,這一由地方電報局發出的電報,將蔣介石如何背叛孫中山先生的三民主義、殺害民主人士、迫害進步力量的劣跡昭示天下,這些蔣介石本人諱莫如深的事情竟然讓趙理君這不知深淺的家伙亮了底,這還了得!看到電文的蔣介石立刻老羞成怒,火冒三丈。他當即朱筆一揮下達命令:“立即將殺人犯趙理君等處死刑。”
接下來,第一戰區軍事法庭很快判處趙理君、曹銀屏二人死刑,并立即執行。
“你們兩人還有什么話說?”審判長厲聲問道。
趙理君還能說什么呢?他不相信蔣介石會宣判他死刑。直到審判長當場向他展示蔣介石的電令,才像一只泄了氣的皮球癱軟倒地。
槍聲響了,兩具尸體慢慢倒下。一貫專橫跋扈的軍統殺手趙理君就這樣地結束了自己40歲的生命。
(責編 何 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