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他18歲,幸運地考進了一所全國著名大學。從此,他從一個偏遠的山溝溝走進了一座陌生的城市。
他是班上唯一一個從農村來的學生。與周圍同學相比,他顯得內向、靦腆、不善交際。由于來自山區,學習環境惡劣,硬件設施不能配套。所以。剛一來城里,就露出了弊端。平時上課,他也是一句也聽不懂。因為,城里的學校與鄉下不同。西語系的老師上課全部是用英語,一派洋氣。而他英語的水平還只停留在識字階段,不用說聽懂,就連說一句流利的話都成問題。一次,在上語音課時,老師叫他用英語讀一篇短文,沒想到不開口還好,一開口全班哄然大笑。因為方言太重,班上根本沒有一人能夠聽懂。結果,旁邊一位同學逗笑他說:“呵呵,你是日本來的吧?”他羞得無地自容。
那天,飯后在回宿舍的路上。他尋思著自己的生活。
在高中,雖說學習不咋的,但至少還不至于弄到讓人聽不懂的地步呀,考大學,雖說曾復讀過三次才進入,但至少還是人了門檻了吧,從來就沒這么狼狽過……他心里計劃著怎樣改變現狀。
平時考試時,很多次,他都是憑著記憶好才勉強度過了難關。這給了他啟示,他想,我何不發揮我那么一點點優勢呢?如果我每天記5個新單詞,一年就將近兩千個了,大學四年下來就近萬個!如果每天10個或20個的話,四年就是幾萬或幾十萬個!多么驚人的數字!床頭一本放了已經很久的破舊小詞典又被他重新撿起來了。很多時候,在別人還在睡覺的時候,他已經帶上一本英語詞典趕到了教室,并且,在起床之前他早已為還在熟睡的室友們打好了開水、拖好了地;別人在聊天的時候,他在另一旁默默地比劃單詞。為了充分利用零散時間。他衣服的口袋里、書桌上、手掌上、甚至是床邊的墻壁上到處都是單詞;為了記住單詞拼寫方式,就連睡覺的時候。他也用手在肚皮上寫劃著,就這樣,好幾件內衣都被他寫出了洞……在不到一年的時間里。他竟背完了好幾本詞典:從英漢小詞典到朗文再到牛津。
可能方式有些笨拙,但是至少他以穩健的步伐在前行……
周圍同學幾乎個個聰穎,并且刻苦認真,畢業后,一個個紛紛出國了,他卻失敗了多次,只留在北京一所大學里做個普遍的小教員。就這樣,他沉寂了多年,也思考和爬行了多年。在他眼中,他們是天才,是富有天賦的雄鷹,輕而易舉地就飛向了金字塔的頂端。
天才生來是用來欣賞和仰慕的,不是用來攀比的。“他們是雄鷹,我就做一只緩慢爬行的小蝸牛吧。”他很坦然、釋然,甚至更為猛然前行。
以前,他有個心病,每次在公眾面前說話總是膽怯心虛。說起話來前言不搭后語。在高中畢業會上,同學們都興奮地發表感言,而他一上講臺,就感覺頭腦一片空白,原先準備好的詞一句也說不上來了,結果羞惱得差一點沒有鉆進課桌下面去。招致了同學一場爆笑。為了克服這個毛病,他故意有事沒事往小胡同里轉。北京胡同里文化底蘊豐厚,各種資源匯集。在那里,老北京人說書時,口若懸河、滔滔不絕的樣子令他心神不已。他想,如果我把這一文化寶藏發掘出來,按這樣的方式訓練自己。那么,和別人聊天的時候,不就不會陷入木訥無助的尷尬境地了?于是,沒課時,他就跑去胡同聽人說書,去的時候帶一個小本本時不時記錄著關鍵所在。每次他全神貫注,用各色筆以多種標號標記著,努力記住每一個詞、每一個音調以及說書人每一種體態神情。聽完了,就跑回學校的樹林或公園里,一個人比劃著,在心里謀劃著起承轉合、抑揚頓挫的敘述方式,試著按說書人的樣子傳神地轉述出來。一天天,他的口頭表達能力逐步提高、完善,在和人聊天時,盡管有時帶點瑕疵、有點家鄉口音,但每次他都能左右逢源。
“大家都獲得了優異的成績。我是我們班的落后同學。但是我想讓同學們放心,我決不會放棄。你們五年干成的事情我干十年,你們十年干成的我干二十年,你們二十年干成的我就干四十年。”有一次,在和同學聊天時。他這樣風趣地開玩笑說道:“如果實在不行。我會保持心情愉快、身體健康。到八十歲以后把你們送走了我再走。呵呵。”他已不再是以前的木訥樣子了。
知識是日積月累的增多,他心境也逐漸踏實起來,信心也不斷高漲。
就這樣。他以被人忽視的速度泰然自若地爬行……
多年以后,這個農村來的窮孩子出版了業內有口皆碑的單詞“紅皮書”《GRE詞匯精選》,后來,又出版了《GRE詞匯逆序小辭典》、《英語詞根詞綴記憶大全》、《英語現代文背誦文選》等一系列紅寶書:從初中到GRE詞匯有十幾本,年銷量100萬冊。再后來,他辦了全國規模最大、效益最好的培訓機構。他的培訓機構占據了北京80%,全國50%的出國培訓市場,年培訓學生超過15萬人次,國外的留學生70%是其弟子,被社會譽為“留學教父”。
由于這些成就,他被邀請去各地講學。他的演講幽默詼諧、親切平和,且場場爆滿。——他以蝸牛的沉穩泰然姿態一步步爬到了事業金字塔的頂峰。他的名字是俞敏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