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雨”剛過的一個上午,褲袋里的手機突然間又震動了,掏出一看,原來是父親給我發來短信。不過,這次可不是噓寒問暖,屏幕顯示出的是兩副對聯:國泰昌隆改革開放聚四海五州天下財,稅取于民利用于民化和諧春風萬代興;民以食為天,國以稅為本。正納悶著,老爸掛來手機,他在電話里謙和地說,“昨天在報紙上看到你寫的新聞,說是市文聯和國稅局在稅收宣傳月聯合舉辦征聯活動,晚上琢磨了兩條,發給你看看”。哦,原來是父親應征對聯來了。
父親使用手機的歷史很短,就在今年“新正年頭”買的。他和母親從老家小鎮來城里過春節時,曾念叨打算買一部手機,方便與家人和朋友聯絡,我說你看中意了,我買給你。不曾想,回去沒幾天,他就用手機給我掛了第一個電話,并告知我號碼。電話中說到,剛巧鎮上手機店來了一批“老人機”,屏幕比較大,方便按號碼和發短信,聲音聽起來也清晰,才800多元,所以馬上就買了。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時隔一周左右,父親給我發來第一條短信:我首次學發短信不知你能收到否。平生第一次接到父親親手發的短信,并且是沒有標點的,感到突兀又驚喜。我迅速回復:收到,再接再厲。第二天,父親的短信又來了:近可忙,我用拼音發短信,一試難易,信生能熟,父上。啊,父親真執著,就像一個老頑童。
約莫過了四五天工夫,父親的短信再次從天而降:春天氣候乍暖還寒,大人小孩早午要隨時增減衣服,健康永遠是第一位的,父言上。看完短信,鼻子一酸,心窩里涌起一股暖流,父親關心我們,更關愛我那年小的女兒,只因小孩前幾天咳嗽,便讓父親牽掛在心。懂得中醫的父親除了電話了解情況,囑咐按方抓藥外,還不忘通過短信交代一番,方才安心。
之后的日子,便時常有父親的短信相隨,內容不外乎大人小孩的工作、學習、生活、身體等,但我心底卻很期待。如:登在福建老年報《瘦弱老漢撐起一個家》,我有留一份;植樹節有一張圖片登在要聞版,我已閱;我四點正到連城,此告;我一點三十分走,此告;元日頌詩歌盛世,宵夜飲酒贊良辰;散文《吃“街路”》看到了,建議以后多寫鄉村題材……每條短信不曾出現別字,沒有按錯標點符號,文字言簡意賅,平淡無奇,極少廢話,字字句句透出濃濃的愛,深深的情。
60多歲的父親對“老人機”駕輕就熟,不懂就問,短信發得快,但他從不亂發,打擾別人。鄉下老家訂了很多報刊,但他還是拇指一按,訂閱了手機新聞早晚報,說是可以即時了解國內外大事,街坊鄰居一起聊天更有談資。其實,父親愛好廣泛,又很精深,只讀到小學四年級的他,通過自學學會了書法、吹口琴、拉二胡,中醫和法律知識更是熟稔,閑時還舞文弄墨,寫的散文隨筆還常在報紙上發表呢。愛上手機短信,一方面固然與他心態年輕有關,肯接觸新時尚,跟得上社會,另一方面,又和他為人謙虛,做事認真,貴在堅持是有關聯的。現在,這一條條短信都被我珍藏著,舍不得刪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