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崔燕
1919年5月4日,五四運動爆發(fā)。北京大學等13所大專學校3000多人在天安門前集會,隨后舉行示威游行。他們提出“還我青島、還我山東”、“外爭國權,內懲國賊”、“廢除二十一條”和“拒簽和約”的要求。北京學生的愛國運動,得到了各地青年學生和人民群眾的同情和支持,學生愛國運動的烈火迅速燃遍全國,發(fā)展成為全國性的反帝愛國運動。
“還我青島,還我山東”問題由來已久。1897年德國制造“膠州灣事件”,強租膠州灣,劃山東為其勢力范圍,青島問題由此產生,并成為影響中國政治和社會的重要因素。1914年,日本借口對德國宣戰(zhàn),出兵侵占青島和膠濟鐵路沿線,給青島和山東人民帶來了深重災難,嚴重侵害了中國的領土主權。接著,日本又得寸進尺,于1915年1月18日向中國提出了意在滅亡中國的“二十一條”,將中國逼向了亡國的深淵。“二十一條”共分5號21款,其第1號4款要求將原德國在青島及山東的權益全部讓給日本。日本的侵略行徑激起了全國人民的反對。凡有愛國之心的中國人民無不憤怒萬分,“廢除二十一條“成為全國各界的共同目標,而青島和山東主權更成為舉國關注的焦點。
青島與五四運動關系極為密切。青島問題是五四運動的導火線。五四運動中舉國抗爭,“還我青島”,貫穿運動的全過程;五四運動的勝利粉碎了日本“合法”霸占青島的野心,被迫于1922年交還了青島主權。青島主權回歸是中國歷史上的重大事件,也是五四運動的重大成果之一。可以說,青島與五四運動是一脈相承,互為因果,息息相關。
5月6日 世界上第一枚郵票誕生
1840年5月6日,世界上第一枚郵票在英國誕生。這是2007年5月21日拍攝的一版“黑便士郵票”中的一放的資料照片。
5月5日 孫中山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
1921年5月5日,孫中山在廣州宣誓就任中華民國大總統(tǒng)。這是孫中山先生1922年在上海時的資料照片。
5月6日 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投入運行
1994年5月6日,中國大陸第一座引進外國資金、先進設備和技術建設的大型核電站,也是中國大陸第一座大型商業(yè)核電站——廣東大亞灣核電站正式投入商業(yè)運行。
5月7日 法西斯德國無條件投降
1945年5月7目,法西斯德國宣布無條件投降。5月8日,德國陸軍元帥、最高參謀長凱特利代表德國簽署無條件投降書。
5月22日 第一屆電影“百花獎”舉行
1962年5月22日,第一屆電影“百花獎”的頒獎典禮在北京舉行。“百花獎”是由《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一年一度的群眾性評獎,和金雞獎一起稱為中國電影雙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