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壺出自無錫宜興,我每次去無錫或宜興,有空余時間,都要購一把紫砂壺而歸,現在家中有5把紫砂壺,價錢從10多元到200元不等。我知道,我所擁有的紫砂壺,遠不是紫砂壺中的珍品、精品。更不是大師、名人作品,但這5把壺做工精細,造型巧妙,我也十分喜愛。
紫砂壺融壺泥、壺色、壺形、壺章、題銘、繪畫、書法、雕刻等諸藝于一身,品種有二三千個,容量有大有少,大的東坡提梁壺,能盛水50公斤左右,小的僅盛水50克至100克。壺的造型變化多端,真可謂“方非一式,圓無一相”,有的圓肥厚實,有的纖嬌秀麗,有的拙納含蓄,有的小巧灑脫,有的古樸典雅,有的妙趣天成。好的紫砂壺還鐫以詩文,繪以書畫,嵌以金銀,典雅之中顯華貴。一壺在握,撫弄摩挲,二三知己,品茶說壺,真可謂是其樂融融。
中國文人特別喜歡紫砂壺,親近紫砂壺,宋朝詩人梅堯臣的詩句“小石冷泉留早味,紫泥新品泛春華”可謂一語中的,講的就是用紫砂壺烹茶。上品的紫砂壺的色彩,猶如染在毛紡織品上的顏色,沉著而沒有火氣,很像是文人們悠閑、從容的生活態度和不張揚的為人處世。而一把紫砂壺,往往是由幾種泥料按不同配比混合,又在泥料中加入適度的金屬氧化物、著色劑而成,產品燒成后或黑而不墨,或紫而不姹,或綠而不嫩,或灰而不暗,仔細觀看,壺身上又有星星白砂,如銀粉閃閃,好像是文人們不呆滯、不呆板,富有才情、才華似的,而紫砂壺是不上釉,壺身上不著色的,卻又色澤豐富,如朱砂紫、海棠紅、豆青、榴皮等,皆是自然原色,又象征了文人光明正大、不偽裝隱瞞自己的率真品性。
親近紫砂壺,最好還要讓它發揮作用,即用來泡茶。紫砂壺的保濕性和透氣性均十分理想,紫砂有氣孔,能吸收茶葉汁,用的時間越長久,泡出的茶葉味道就越好,還能空壺留香。同時,在泡茶喝茶過程中,由于撫摸壺身,壺身色澤越發光潤、雅致,好像有生命一般。
我現在每個空暇休息天的下午,都要用一把船型的紫砂壺慢慢泡茶喝茶,此壺是我5年前在無錫太湖湖畔的“中國紫砂藝術館”里購得的,當時營業員將此壺放在水桶里,它浮而不沉,又將壺蓋拿開,單腳立于壺身上壓而不碎,我很是驚嘆和佩服,就購下了。當時營業員表演的意思是此壺制作精細,密封性好,不浸水所以浮于水而不沉,且壺身堅固,壓而不碎,而我看中的則是這把壺“遇弱不強。遇強不弱”的內在品性,和我的為人處世也有幾份相似,我用此壺泡茶喝茶,好像是遇到了知己,有一種人壺相親的感覺。
人居草木之中稱為“茶”,喝茶是一種心境,用紫砂壺泡茶喝茶,更顯出生活的一份淡泊和寧靜,相伴紫砂壺,親近紫砂壺,過一種質樸的生活,我想,在這行色匆匆的紅塵社會,也應該是一種清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