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08年8月,本刊曾報道了我省南陵縣弋江鎮的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概況,這個美麗富饒的江南名鎮在該鎮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成績矚目。而今,經過大半年的發展,弋江又取得了怎樣的成績?帶著這個問題,記者日前又走訪了這個聞名江南的千年古鎮。
“2008年是國家實行改革開放30周年,是奧運會在北京成功舉辦之年,是全面落實黨的十七大精神之年,我鎮在縣委、縣政府的堅強領導下,以黨的十七大精神為指導,進一步解放思想,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創新抓機遇,以務實求發展,以服務凝人氣,突出招商引資,加快城鎮建設,重視民生工程,提高機關效能,圓滿地完成了工業強鎮、農業大鎮、商貿興鎮和示范城鎮的年度目標任務……”
面對記者的來訪,該鎮黨委書記、鎮長潘懷中同志開門見山地說出了該鎮發展的概況。那么,具體表現在哪些方面呢?在組織宣傳委員孫彥森的介紹下,記者了解到,2008年,該鎮的發展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工業強鎮進展順利
全年共招商引資企業16家,其中入鎮工業園區簽約企業14家,已開工12家,建成投資8家。全年完成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7億元,實際利用內資6.8億元,落實外資企業兩家,投資均達100萬美元以上。全鎮新增規模以上企業8家,規模以上企業總數已達22家。規模以上企業完成產值5億元。完成了經濟普查各項序時工作任務。
在此過程中,全鎮工業發展呈現三個特點:
一是制造業發展勢頭良好。銘信制造、耐美特太陽能、華英沖壓件、環城膠帶等企業均加快了發展的步伐,實現產銷兩旺。
二是紡織服裝加工業抵御住了金融風暴。紡織服裝加工業實現了優勝劣汰,資產、人力重新組合,使強者自強。如友發輕工、瑪米亞服飾、月華家紡等企業在困境中反而加大了投資,實力進一步增強。
三是工業集中區投資環境大大改善。拓寬改造了老318國道,主干道安裝了路燈和電子眼,興建了排水設施,共投資500萬元,完成了工業集中區的道路改造和美化、亮化工程,大大提升了工業集中區的功能。
數字表明,全鎮全年地區生產總值達9.2億元,實現財政收入3800萬元,創歷史新高。實現了農民人均純收入增長8%的目標。
農業基礎不斷鞏固
在工業高歌前進的同時,農業的基礎地位也在不斷得到鞏固。首先是植保服務和科技入戶工作扎扎實實。他們邀請省農科院專家現場培訓4次,組織培訓人次達6000人,發放《病蟲情況》13期、明白紙13000份,支持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工作,實施統防統治10000余畝,引導農民參加水稻政策性保險,全鎮投保面積達78000畝。在黃城村建立了500畝水稻良種基地。新增綠洲科技、飛龍龍蝦養殖等4家縣級龍頭企業。新增農民專業合作社8家,新增程雙喜、李正戶等養殖大戶20余戶,建成使用沼氣池290戶。完成農機補貼工作任務,400臺拖拉機,47臺收割機國家補貼資金全部發放到農民手中。
同時,全年共完成土方106萬方,東七聯圩拆遷203戶,已安置141戶,萬畝圩堤達標任務在2009年元月上旬全面完成。為防蟲,實施毒土灌溉8公里,完成弋江大堤拋石護岸2處,完成了南灣大堤除險加固和南陵壩修復工程,完成了柏山渠東干渠水利血防綜合治理(水泥砌護)工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農村勞動力轉移方面,該鎮也做了很多實質性工作。該鎮是全省首批受農民工返鄉創業園政策支持的鄉鎮,2008年,全省農民工返鄉創業座談在該鎮召開,更加堅定了他們此項工作的決心。去冬以來,又有千余名農民工從外地返鄉。潘懷中書記表示,全鎮將依托政策優勢,再接再厲做好組織工作,便于農村勞動力都能得到合適的崗位。
城鎮建設快速推進
記者了解到,2008年,該鎮委托蕪湖市規劃設計院編制了《弋江鎮鎮域新型農村社區居民點布點規劃》,科學合理設置了中心村10個和基層村38個。完成了五個整治(示范)村建設規劃編制工作,并完成了數字化地形圖的測繪工作;完成了鎮工業集中區控制性詳規;完成了鎮區近期建設控制性詳規;全年共完成商住樓面積(不含廠房)4.2萬平方米,新增住鎮人口2150人。另外支持配合做好了川氣東送和高壓輸變線路等國家建設過境工程。
在土地管理方面,該鎮加強了耕地保護工作,加大了法律法規宣傳力度,建立基本農田保護網絡,并落實了責任制。積極編制和實施土地項目,努力新增耕地。他們對上年上報的置換項目,在4個村8個點進行實施,現已完成待驗收,預計可新增耕地151.32畝。實施并完成了上年申報的8個土地開發復墾項目,新增耕地840.64畝;2009年又編制上報了6個新項目,實施后可新增耕地833.6畝。在鐘塘、蒲西村認真組織實施國家級土地整理項目,目前工作進展順利,項目實施完畢后可新增耕地1330畝。認真落實土地招拍掛工作,完成地籍調查和第二次土地調查,配合
支持縣域土地利用總規劃編制工作。
民生工程 重點實施
民生工程歷來是該鎮重視的重點。交通方面,落實了鎮村公路管護體制,建立了養護隊伍;“村村通公交工程”已上報了具體工作計劃;社保、民政方面。完成了企業招工宣傳與人員組織工作任務,分別動員民工300人參加縣、鎮工業園區企業用工招聘會。扎實做好城鎮居民醫保工作,積極做好失地農民基本養老金發放工作,認真開展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認證和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管理工作,積極開展企業用工簽約參保工作。在此基礎上,社會捐助、優撫、優待、特困人群救助、城鎮低保、五保戶供養等工作都得到了認真的落實,為社會穩定奠定了基礎。
在新農村建設方面。在完成了5個整治村建設規劃的基礎上,又申報編制5個市級整治村生活設施建設項目。農副產品市場、道路建設和下水配套設施建設項目均順利實施。農村安全飲用水人數達3萬人。各項惠農政策如糧食補貼、糧種補貼、退耕還林補貼都按要求全部發放到位。
在衛生、血防工作方面。積極開展愛國衛生運動,認真組織農民參合,參合率達應參合人數的100%,積極設置參合醫療點,方便農民就醫。完成“以機代牛”和血吸蟲病防治年度工作任務,并通過了省級驗收。農村改廁工作進展順利,并通過了市級驗收。
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在計劃生育工作方面,弋江鎮狠抓基礎性工作。全年共投入350萬元資金用于新建計生服務中心大樓和計生獎扶政策的兌現。鎮計生服務中心通過市級驗收達國家級標準。全鎮人口出生率僅為8.54‰,出生人口政策符合率達97.7%。通過市計生委代表省計生委的考核,為南陵縣創優質服務縣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在社會治安和信訪工作方面,該鎮圍繞重建平安鄉鎮目標,抓好普法工作,積極開展群防群治活動,認真開展警民聯防巡邏,加強重點行業、重點部門、公共復雜場所的監控,有效地預防違法犯罪發生。建立了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機制,及時排查各類矛盾。高度重視信訪工作,舍得投入解決矛盾。對群眾來信來訪及時處理,做到件件有著落;對復雜的信訪問題,明確專人予以認真處理,毫不懈怠。定期召開社會穩定和信訪形勢分析會,真正發揮司法所、法律服務所、基層法庭、信訪辦、公安派出所的職能作用,力求把矛盾化解在源頭,消除在萌芽狀態,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重大事件控制得住,預防和減少了群體性事件的發生,確保奧運期間和兩節期間沒有進京訪和集體訪案件的發生。
與此同時,在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農村新型服務平臺、精神文明創建、武裝工作等方面,該鎮也穩扎穩打、扎實推進,均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
黨風廉政堅持不懈
在做好工農以及社會各項事業的同時,黨風廉政和班子建設自然更是常抓不懈。2008年,該鎮從抓黨員干部教育管理入手,以健全的制度為手段,以典型案例為促進,預防和減少違法違紀現象,促進機關作風進一步轉變,為民服務意識進一步增強。全鎮機關效能建設取得較好的成效,形成了全鎮上下凝心聚力謀發展的良好氛圍。
在此基礎上,始終堅持抓好黨委和政府班子自身建設,增強黨委的領導核心作用和政府領導工作的執行力,促進全鎮上下以及各個方面同心協力謀求弋江的全面發展。同時還重點強化村級班子建設,配齊、配強村級兩委班子,順利地完成了第七屆村委會和基層黨組織換屆選舉工作。全鎮共有25個村是縣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示范村,其中2個村為先進示范村,特別值得強調的是,該鎮還被推薦為“省級村務公開民主管理先進鎮”,鎮黨委被評為省級基層黨組織建設優秀標兵……
“成績只能代表過去,歷史又翻開新的一頁!11萬弋江人民將繼續秉承艱苦創業、迎難而上的作風,在上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的關懷和支持下,團結拼搏,爭取新的更大的勝利,以優異的成績為祖國60周年華誕獻禮!”潘懷中書記最后擲地有聲地說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