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經過三個項目的訓練,浙江影視集團初步積累了操作“大片”的經驗。未來除了繼續與包括華誼兄弟在內的更多制作公司合作,浙江影視集團也會嘗試獨立運作電影項目
集結號》、《非誠勿擾》和《超強臺風》是浙江廣電集團迄今為止參與投拍并已經上映的三部電影,也是電視臺投拍電影風潮中被業內廣為提及的案例。通過這三部影片,浙江廣電不僅明示了與電影“聯姻”的姿態,也為其今后獨立運作更多的電影項目積累了經驗。
投拍《集結號》 聯手華誼
作為浙江廣電集團控股的一家專門從事影視劇制作營銷的公司,浙江影視集團直接參投了《集結號》、《非誠勿擾》、《超強臺風》這三部影片。該影視集團成立于2004年底,真正運作始于2006年,當時適逢馮小剛籌備拍攝《集結號》。
談起當時為何投拍《集結號》,浙江影視集團總經理倪政偉表示,電視臺畢竟是一個播出平臺,在演藝人才、電影制作、電影營銷等方面都缺乏經驗。浙江影視集團可以算作浙江影視產業的“國家隊”,需要承擔“主力軍”的任務,要想在短時間內做出成績,靠自己的力量不僅會花費相當長的時間、精力,而且也未必能產生理想的效果。在這種情況下,如果與國內一流的制作公司合作,借助他們的品牌和經驗,或許可以實現自身品牌的快速提升。“華誼兄弟是民營企業中的頭號牌子,也有馮小剛的品牌在里面,與華誼合作可以讓我們雖然起步晚,但是起點比較高。《集結號》的劇本也不錯,它所表現出的英雄主義、每一個犧牲都永垂不朽的主題訴求,與我們自身的媒體背景非常合適。而且因為我們有媒體的背景,有浙江衛視的播出平臺,華誼也愿意與我們合作。”
在這樣的考慮下,浙江影視集團最終選擇將《集結號》作為試水電影領域的首個項目,并為其注入資金1000萬元。
“與電視臺合作拍電影肯定不是資金上的合作,而是資源上的合作。”華誼兄弟董事長王中軍對《綜藝》表示,現在華誼尋求合作伙伴時看重的是對方的資源優勢。比如在尋求海外投資合作伙伴時一般會選擇區域性的銷售商,像一直合作不錯的寰亞電影即擁有東南亞地區的發行優勢。選擇電視臺則主要是看重它的宣傳平臺。在一部影片上畫時,電視臺所給予的宣傳力度會有助于擴大影片的影響。“其實對于華誼電影來說,電視臺的投資數額所占比重很少,雙方合作更多是基于一種品牌的互相借力。”
《集結號》之后,浙江影視集團又參投了華誼兄弟的《非誠勿擾》。這一次,浙江影視集團不僅參與影片投資,還把劇組拉到了杭州取景,最后又將影片的全球首映禮爭取到了杭州,由浙江衛視進行現場直播。
據倪政偉介紹,在浙江影視集團的協調下,影片《非誠勿擾》的拍攝獲得了來自杭州市委宣傳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諸多便利條件的提供促成了影片中的大量外景選擇在杭州拍攝,而葛優的一句“西溪,且留下”也為西溪的旅游業做出了不小貢獻。據說《非誠勿擾》公映后,杭州西溪濕地的游客比以往增加了四成左右。“這是一個雙贏的局面,對于當地政府來說,可能做再多的廣告、花再多的錢,也達不到這個宣傳效應。”倪政偉說。
就浙江影視集團的品牌塑造而言,在影片的每一個宣傳推廣環節,其形象都得以與華誼兄弟打包同時出現,從而獲得了更多的曝光度。至于投資回報比例,倪政偉表示,《非誠勿擾》浙江影視集團投資了5000萬元,占到影片整個制作費用的1/8。最終《非誠勿擾》的票房成績突破3億元,雖然浙江影視集團沒有直接分攤票房收益,但是由于最初選擇了固定回報的分成方式,這部電影也讓其實現了“穩賺不賠”。對此,王中軍也表示,做電影畢竟不是電視臺的專業,與華誼合作會讓他們感覺有一定的保障,“起碼我們的這些合作伙伴都是盈利的。”

獨立承制《超強臺風》
“由于地球氣候變暖,引發了一場18級超強臺風在海面形成,橫掃臺灣后突然轉向大陸襲來!百萬人口的城市面臨巨大的危險……”2008年,一部浙江題材、浙江拍攝、浙江投資的“純浙產大片”《超強臺風》廣受關注。這部被視為“中國首部災難大片”的影片由浙江省委宣傳部、浙江廣電集團、溫州和臺州市委宣傳部、浙江影視集團斥資3500萬元打造,是浙江影視集團首次嘗試獨立制作的電影。
盡管從立意及劇本角度看,《超強臺風》仍存在不少改進空間,但是這部影片在畫面、特效、音樂等技術手段上為國產主旋律電影的類型化發展做出了探索。倪政偉表示,由于《超強臺風》是“命題作文”,當地政府參與了投資,最終2000萬元的票房成績也屬不錯。因此,作為影片承制方浙江影視集團在這個項目上并沒有虧本。
更重要的是,經過了三個項目的訓練,浙江影視集團初步積累了操作“大片”的經驗。未來除了繼續與包括華誼兄弟在內的更多制作公司合作,浙江影視集團也會嘗試獨立運作電影項目。比如,已經開拍的越劇電影《梁祝》、《西廂記》。這兩部影片在商業運作之外,也獲得了當地政府的扶持。不過,倪政偉表示,“靠政府扶持做不大”,未來浙江影視集團還是想走市場化運作的道路,希望能拍攝一些符合媒體投資背景的、能產生較大影響力的、當代題材的電影。
對于電視臺投拍電影的發展趨勢,王中軍表示,此前與華誼合作的電視臺在制作環節上是完全不參與的,也不參與大的營銷策劃。合作過程中電視臺扮演的更多是牽線搭橋的角色,協調與當地政府的關系。最后的談判、實施仍由華誼的娛樂營銷團隊完成。因此,他認為電視臺投拍電影最重要的還是品牌價值的提升,電視臺的主業還是電視,投拍電影不會成為一種趨勢,尤其是一些大制作的電影。“但是,現在各級地方政府關注文化產業發展的趨勢非常迅猛。比如在馮小剛即將開拍的電影《唐山大地震》中,唐山市政府資助了幾千萬元,這是一個巨大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