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太非常疼愛自己的孫子,逢年過節都給孩子買一大堆玩具,有五顏六色的積木、毛茸茸的洋娃娃、可遙控的機器人和小汽車等。小孫子見到這些玩具可高興了,天天抱著不放,連睡覺也摟著。可是,幾個月過后,孫子出現腹痛、頭疼、手腳痙攣的癥狀。在醫院小兒科做了全面檢查,最后查出是鉛中毒。
三種情況易發生鉛中毒
1 兒童。兒童是鉛中毒主要受害人群。有關資料表明,兒童發生鉛中毒的機會是成人的30多倍,我國30%~40%的城市兒童血鉛水平超標。這是因為兒童的呼吸道、消化道、腎臟、血腦屏障等防鉛功能發育尚未成熟,排鉛能力有限。而現在市場上的玩具含鉛的很多,其原因是彩色顏料、油漆、印刷品中含有一定量的鉛。此外,80%的鉛是在離地面1米高以下的氣層內流動,而這正是兒童活動的范圍,因而兒童受到的污染就比成人多。
2 部分行業污染。交警、司機以及工作在鉛冶煉、蓄電池、油漆、顏料、塑料、印刷、石油、化工、電子等行業的工作人員是易受鉛污染危害的人群,應定期進行鉛中毒的體檢,定期進行排鉛治療。在這類崗位上工作的女士,準備懷孕前3個月,一定要做排鉛治療,以保證胎兒健康。懷孕期間,發現鉛中毒現象,一定要到醫院診治,及時排除鉛中毒的危害。
3 化妝品含鉛。許多染發劑、化妝品中含有鉛成分,特別是一些增白化妝品、增白洗滌劑和染發、油膏之類的產品,長期、頻繁使用會造成人體慢性鉛中毒。
家庭防鉛措施
鉛中毒可對全身多系統造成損害,如損害造血系統引起嚴重貧血;損害肝臟和腎臟功能;損害消化系統導致嚴重腹絞痛、便秘和惡心嘔吐;損害神經系統嚴重影響智力,出現頭暈、頭疼等癥狀,甚至導致中毒性腦病,嚴重者會導致昏迷和死亡。一旦出現鉛中毒癥狀,應立即到醫院做檢測、診斷,千萬不要亂吃藥。
日常生活中,應樹立防鉛意識,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勤洗手、衣物。
面對鉛污染,兒童最脆弱。家長要培養兒童不咬異物不吸吮手指的好習慣;避免選用含鉛食具(如彩色的、飾有花紋的碗、碟、杯)和學習用具;為兒童購買玩具,一定要選擇安全檢測合格的,使用無毒漆或油漆中鉛含量符合國家安全標準的產品,并注意弄清玩具上標明的適宜年齡。6歲以下兒童盡量少在廢氣含量高的地方逗留,如盡量遠離汽車廢氣集中的城市主干道,室內取暖要及時排煙。
女性要選擇無鉛、無污染的化妝品和生活用品,尤其是孕婦。孕婦在孕前、孕中因使用含鉛口紅、染發劑或其他途徑造成的鉛中毒,會使胎兒先天性鉛中毒,甚至會導致胎兒發育遲緩、先天畸形、死胎,出生后智力低下。母親的鉛污染,會因與孩子的親密接觸如親吻、撫摸頭發等行為而污染孩子。
裝修材料中含鉛較多,容易引起鉛中毒。離地面1米高左右的位置,是裝修后空氣中含鉛濃度最高的,6~8歲的兒童身高與此相當,是鉛中毒的易感人群。裝修房子應盡量使用符合國家環保認證的材料,裝修完畢后,要盡量長時間敞晾,讓含鉛成分散發出去。
注意衛生飲食,不吃或盡量少吃含鉛食品,如易拉罐飲料、松花蛋、爆米花等。預防含鉛農藥對水果的污染,吃水果建議削皮。
專家還主張飲食排鉛,因為膳食中的蛋白質、維生素c、酸類食品,有的可以促進排鉛,有的可以降低鉛的毒性,變有毒為無毒,有的可以分解、化合鉛毒。這些食品是:牛奶、酸奶、奶茶、茶葉、大蒜、胡蘿卜、生菜、菠菜、卷心菜、綠豆、豆制品、烏梅、檸檬、柿子、葡萄、香蕉、蘋果、土茯苓等。
“排鉛”治療冷眼觀
如今,形形色色的“防鉛”、“排鉛”活動儼然已經成為一個蘊藏巨大商業利益的“新興產業”。很多孩子在憂心如焚的父母攜帶下前來門診就醫,他們曾經在一些商業單位接受免費測鉛,查出孩子體內鉛含量“嚴重超標”,并被告知需要接受所謂的治療或者服用數千元1個療程的保健品。
其實,我們生活在一個大“鉛”世界內,鉛幾乎無處不在,不必盲目夸大“鉛中毒”的嚴重性。國際上公認,兒童血鉛水平高于或等于450微克/升時才需要進行藥物排鉛。對無需使用藥物排鉛的兒童濫用藥物有害無益。服用保健品同樣需要十分慎重,因為許多此類保健品在促進鉛排出的同時,也在促進消化道內鉛的吸收。
鉛在兒童血液中的半衰期為1個月左右,理論上講,對于輕中度鉛中毒兒童,只要切斷鉛進入體內的途徑,防止進一步接觸和吸收鉛。在理想狀態下,1個月后患兒的血鉛水平將減少一半;2個月后將只有原來的25%,而不需要用任何藥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