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二屆《綜藝》年度節目暨電視人”評選已全面啟動,從上屆以及本次活動觀眾、業界的參與熱情與積極反饋中可以看到,該“評選”正成為中國電視節目年度評判中深具影響力的活動。
回顧大事不斷的2008年,電視業界能拿出怎樣一張答卷?是高歌猛進還是進退失據?什么節目創新受到青睞?什么節目“拿來主義”積累了較高人氣?什么節目重新包裝煥發青春?什么節目江河日下輝煌難續?
即日起,本刊將連續三期刊發包括專家、學者、媒體等在內的各界人士,對過去一年里中央電視臺、各大上星頻道及35家地面頻道播出節目的中肯評議——預熱即將于3月底舉行的“第二屆《綜藝》年度節目暨電視人”評選揭曉晚會。
精彩呈現、敬請關注!
尹鴻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
2008年節目整體創新動力不足,劇爭天下的趨勢愈演愈烈。電視市場過度競爭,壓縮了創新空間。和電視劇相比,節目創新的效益很難體現
2008年并非電視節目的大年,但對新聞直播節目、時事報道節目來說,報道的深度和廣度確實產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
在中央電視臺推出的新節目中,《新聞1+1》是央視新聞頻道惟一一檔“時事新聞評論直播節目”,該節目每期從時事政策、公共話題、突發事件等大型選題中選取當天最新、最熱、最快的新聞話題展開評論分析。替代了以往的央視論壇,打破了傳統的新聞播報方式,由白巖松、董倩聯袂搭檔主持,進行評論直播。《新聞1+1》在新聞言論方面有一定突破,過去央視缺乏這類節目,這檔節目提供了一個言論空間,更多地把互聯網和社會上的輿論信息整合進去 。
李詠的轉型之作《詠樂匯》是央視真正意義上的脫口秀,以往的《實話實說》其實屬于訪談類節目。《詠樂匯》不能說特別成功,但是具有一定特點,李詠與一些嘉賓的脫口秀具有典型的娛樂屬性,也比較大眾化。
省級衛視頻道中,湖南衛視的《快樂大本營》改版以后的兩年中一直維持較高的質量,節目越做越純熟,而且沒有衰老跡象。現場的娛樂手段和娛樂元素已經被最大化地放大,節目充分利用主持人,游戲性很強,現在很難有一檔娛樂節目能和其相比。老牌娛樂節目的門檻比較高,復制的難度比較大,用主持人來推進節目,在形態上即使沒有什么特別,主持人對于節目的掌控也使得節目難以被復制。
湖南衛視《天天向上》的核心元素也是主持人,主持人亦成為他們設定節目門檻的一個主要手段。節目很有活力,《天天向上》使得湖南衛視在其節目生產鏈上又增加一個短期內很難被復制的品牌。
貴州衛視龍永圖主持的《論道》,是相對偏遠地區的衛視打造的一個高端談話節目,討論社會重大問題,收視群體相對中高端。對于此類節目,我認為只要有一定的收視規模就值得提倡。
奧運類節目我看了很多,但印象很深的卻沒有。奧運資源和信息雖然被充分使用,卻沒有一檔節目能體現一些稀缺資源,因此總體表現平平。
江蘇衛視《人間》這樣的老牌故事類節目,收視依然很好,節目選題將2008年度倡行公益的調整提升到了媒體責任感層面。同為老牌節目,北京衛視的《法制進行時》依然廣泛涉獵好題材,觸及到的社會問題比較多,主持人對節目的控制力和表達力也一直保持了較高水平。
2008年節目整體創新動力不足,劇爭天下的趨勢愈演愈烈。電視市場的過度競爭,也壓縮了電視節目的創新空間。和電視劇相比,節目創新的效益很難體現。比如2008年幾家衛視同時選擇唱歌比賽的節目,也是選秀限制政策下,轉彎抹角的一種替代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