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幕
導演吳宇森籌備《赤壁》項目多年,2004年《赤壁之戰》正式對外公布。由吳宇森與張家振的獅巖公司(Lion Rock)制作,計劃的內地合作伙伴是保利華億。當時宣布將參與該項目的還有臺灣的中環娛樂(CMC Entertainment)、日本的Rentrak以及哥倫比亞(Columbia)在亞洲的制片分公司。影片最初的預算為3600萬美元。
“星”光
2006年8月,《赤壁》初定的明星陣容對外曝光,其中包括吳宇森的老搭檔周潤發、梁朝偉,以及來自日本的演技明星渡邊謙(Ken Watanabe)和臺灣的林志玲。此時獅巖在內地的主要制片伙伴已經變成了中影集團,華億則轉而制作赤壁題材的電視劇。影片定下北京奧運會期間的上映時間,對外宣布的成本上升至5000萬美元。
融資
2006年12月,Showbox公司成為了《赤壁》在韓國的投資與發行伙伴。而在日本,獅巖與艾集團(Avex)的談判接近尾聲,這也是影片獲得的最大一筆投資。至此,《赤壁》的融資工作基本完成,其在亞洲的4個主要市場均獲得了投資,負責影片海外發行代理的尖峰娛樂(Summit Entertainment)開始在歐美市場宣傳推廣。
一分為二
2007年2月,《赤壁》在這一年柏林電影節的歐洲電影市場(European Film Market)上獲得極大關注,并售出了大多數國家與地區的發行版權。與此同時,在中影董事長韓三平的建議下,《赤壁》決定在亞洲分成兩集上映。影片對外宣稱的預算總額隨之攀升至7500萬美元,渣打銀行負責影片的差額擔保(Gap finance)。
辭演
2007年4月16日,在《赤壁》正式開機的前3天,影片的頭號明星周潤發以一封電郵的方式表示辭演。片方對外公布的理由是影片的完片保證公司CineFinance不能接受這位華人巨星的拍片條件。幾周前,影片的另一位大明星梁朝偉也剛剛因身體原因宣布退出。
2007年4月19日,周潤發辭演風波有了戲劇性的解決方式。幾周前剛宣布退出的梁朝偉重新返回了《赤壁》劇組,并接替周潤發扮演周瑜這一主要角色。
延期
惡劣的天氣與暴雨給《赤壁》帶來了巨大的困難,影片的殺青日期一路延后。直到2007年12月,影片才終于完成了主要的拍攝,不過后續的補拍工作一直持續到2008年年中。張家振表示《赤壁》的最終成本在8000萬美元左右。
戛納
2008年5月19日,《赤壁》在法國戛納電影節舉辦新聞發布會,當晚又在當地著名的卡爾頓賓館高調舉辦酒會,并放映了影片長約10分鐘的首款片花。
事故
2008年6月6日,《赤壁》進行最后的補拍工作,在拍攝一場“火燒赤壁”的戰船戲中發生了意外,一名23歲的替身演員不幸身亡,另外6人受傷。這在海內外引起了極大關注,鳳凰衛視率先報道了此次事故,當時身在香港的導演吳宇森也當即返回了位于河北的外景地。
首映
2008年7月10日,《赤壁》上集終于在主要的華語市場以及韓國同步首映,結果首周末就有2300多萬美元進賬,其中在中國內地更是票房4天即突破1億元人民幣,總票房達到3.1億元。
日本
作為2008年東京電影節的開幕電影,《赤壁》上集于2008年11月1日在日本全面上映,結果影片穩坐了5周的票房冠軍,最終票房接近5000萬美元,名列日本年度票房榜第4,并刷新了華語片在日本的賣座紀錄。
續曲
2009年1月7日,《赤壁》下集在中國內地率先上映,并再次于首周取得過億票房。目前,影片已在除日本以外的亞洲主要地區上映,均取得了不俗戰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