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睛一閉,一睜,就火了。小沈陽的一夜躥紅使2009央視春晚成為中國電視有史以來最有效率的造夢工廠。春晚之前,小沈陽的名氣僅僅局限在東三省,但現在,長城內外,大江南北,即使你還沒學會他“Pia Pia”的彈簧步,至少也要能上幾句小沈陽的經典臺詞,如果你兩者都不會,那我只能對你說——“歡迎回到地球”。
我們為什么這么喜歡小沈陽呢?“這是為什么呢?”雖然春晚第二天就有頂著不同頭銜的“假道學”跳出來批評小沈陽低俗、重復、缺乏創新,但一點也不妨礙我“Pia Pia”地換臺——只為追逐著小沈陽的身影。的確,從廣西衛視到北京再到吉林,小沈陽重復上演的是他的保留節目《我想當明星》,但既然中國有那么多“一首歌兒就能吃一輩子”的“一片兒”歌手,我們為什么要對小沈陽這么苛刻。況且,一夜成名的他根本沒有時間和精力去應對從劇場演出到衛視播出的變化。
至于那些到處濫用話語權的“假道學”先生們,就請高抬貴手放過我們這些普通觀眾吧。從小到大,在家被父母管,在學校被老師管,一直都是在“不許這樣,不許那樣”的呵斥中長大;現在又生活在一個“百年未見之巨變”中的中國,激烈的社會競爭加上經濟危機陰影下的人人自危,已經壓得我們喘不過氣來,打開電視機只想娛樂一下,你們還要跳出來大喝一聲“嚴防低俗化!”大家都是遵紀守法、光榮納稅的好公民,難道看一眼小沈陽社會風氣就會“跑偏了”嗎?央視春晚讓小沈陽這樣的“純娛樂”元素在全國人民面前露一小臉是多么不容易,就連《鏘鏘三人行》的竇文濤和梁文道都在肯定央視越來越開放的態度,你們為什么還固執地站在假想的道德高地上喋喋不休呢?
牢騷到此為止,不然主題又跑偏了。年后,一本很有影響力的周刊用小沈陽做了封面,我很欣賞上面的大標題——“如何為人民娛樂”。
對此,中國電影暫時走在了前面。最近的一個小感動是在于冬、陳可辛及黃建新共同成立的公司“人人電影”的發布會上。當回顧陳可辛的電影生涯時,《壯志豪情》、《雙城故事》、《風塵三俠》、《金枝玉葉》、《甜蜜蜜》等一部部久違的電影片段在銀幕上滑過,梁朝偉、周星馳、梁家輝、劉嘉玲等熟悉但還很年輕的面孔讓在場的記者不勝唏噓。這些伴隨我們成長的影片見證了香港電影最好的時光,在那個黃金年代,“為人民娛樂服務”的精神正是香港電影人成功的圭臬。現在,雖然市場格局改變,但陳可辛似乎要通過人人電影將這一精神在內地做新的傳承。他說,人人電影的含義就是“人人電影人人看”,英文名“Cinema Popular”則更直接表明他要做的是大眾都喜歡的電影。
在內地,我們同樣有一位一直堅持“為人民娛樂服務”的導演——馮小剛。最近他對媒體所說的一番話也許部分解釋了為什么是“他”創下內地最成功的市場記錄,為什么投資5000萬元的《非誠勿擾》能拿到3.4億元的票房。馮小剛對記者說,希望20年后人們能評價他是對人民有意義的人,因為“我是真正把毛主席的‘為人民服務’這幾個字落到實處的一個導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