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照例清空腦子,在海邊好好休了個假。一回到北京,剛打開電腦就被雷到了。雷人者為《喜羊羊與灰太狼》。這部成本僅五六百萬元的動畫電影在1月16日首映當天就有500萬元進賬,首周末則收入了1800多萬元,目前影片票房已過7000萬元大關。
其實之前并不太看好國產動畫電影,去年年中時為此也曾特意寫過一篇專欄,筆者認為《風云訣》在內地拿到3000來萬有不少偶然因素。而這次眼看《喜》片距離1億大關都相去不遠了——連續兩次在內地運作動畫電影都取得了成功,上海文廣在電影營銷推廣方面的實力還真讓人刮目相看。
對于國產動畫電影,筆者的一貫看法是即使要做也應該是“麥兜”這樣的本土奇兵,方向應是做小而不是做大。不過《喜》這樣的以小博大還是太過出人意料。看來我們真是低估了國內兒童觀眾對該品牌的認可度,以及他們對家庭電影消費的影響力。不過目前在內地市場上,動畫片的位置仍是奇兵而非主力,真正應該重視的是PG級家庭電影,該類別潛力無限。此外,從《喜》身上再次得見影片營銷推廣的極度重要性。這實在是老生常談了,但再怎么強調也不為過。雜志社內甚至還有同事帶著父母去看《喜》的,雖然其事后聲稱對影片不太感冒,但電影經濟可不管那么多,只要把你弄進影院就算是勝利。
其實年初出人意料的也不光是一部《喜羊羊與灰太狼》。事實上,幾乎在此期間上映的一批中小制作的票房都多少要超出業界的預期。《瘋狂的賽車》現在9000萬元,很有希望過億——繼《瘋狂的石頭》為小成本打響頭炮之后,寧浩這一次又為國產的中等制作樹立了標桿。香港的《游龍戲鳳》也緊追不舍,該片很有可能拿到8000萬元左右的票房。另一部港產喜劇片《家有喜事2009》也進賬了3000來萬元,再加上剛剛再次創造了國產片票房巔峰的《非誠勿擾》——今年1月份的全國票房達到了近乎瘋狂的6個億。
所謂黑馬,最重要的標準是表現超出預期。這種動物有個特點,就是往往不習慣于集體行動。因此,當出現目前這種遍地黑馬的局面時,可能只是說明期待值本身需要提高。前兩天和院線的一個熟人聊天,彼此也都在感嘆世界變得快。今年年初影市出現的這種普遍的高票房現象,說明隨著銀幕數量的大幅上升,目前國內影市的整體規模確實在顯著地增長,我們過去衡量影市的體量系統似乎已經開始過時了。
相比國內,節后從海外業界聽到的大多是些壞消息。比如就在幾天前,曾負責《赤壁》特效的Orphanage公司宣布倒閉,這家有十多年歷史的北美知名特效企業最終沒能從經濟寒冬中幸免。而曾與我刊有過密切聯系的Variety雜志此前也關閉了其在亞洲的編輯部和網站。對比周圍越來越濃厚的經濟危機陰影,內地影市卻愈發火爆,這樣強烈的反差也給了很多人信心,認為中國電影不會受到危機的影響。也許吧,但對此我持保留態度。因為很難想象目前的經濟大勢,尤其是商業房地產的形勢不會對影院建設的速度產生影響,而后者才是影市突飛猛進的根本動力。不過目前這種內熱外冷的局面倒是讓大家都把眼光重新放回了國內,這也給了本土的中小制作,尤其是內地一直欠缺發展的中等成本商業片一個重要的機遇。從這點來說,年初的黑馬漫天可說是一個再積極不過的信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