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的神態多是通過臉部的表情變化顯露出來的。描寫人物神態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注意結合
人物神態變化是受內心世界支配的,是通過外貌、說話、動作等方面表露出來的,因此,描寫人物的神態,常常要與人物的外貌、心理、動作等描寫緊密地結合在一起的。比如《雞毛信》一課,描寫“歪嘴黑狗”,用“擠著眼睛,歪著嘴巴獰笑著”,形象地勾畫出這個壞蛋陰險、狡詐的丑惡嘴臉。又如《草船借箭》中,“魯肅吃驚地說:‘如果曹兵出來,怎么辦?’諸葛亮笑著說:‘霧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派兵出來。我們只管飲酒取樂,天亮了就回去。’”作者通過一個“吃驚”,一個“笑”的鮮明對比,把諸葛亮的“胸有成竹”和“神機妙算”寫活了。
二、注意場合
寫人物的神態,又要符合當時、當地人物的情緒。如《在炮兵陣地上》,寫了彭總的三次神態變化。第一次是“臉色有些不好看了”;第二次是“再也忍不住了”,“電閃雷鳴地發作了”;第三次是“彭總壓住了火,聲音輕了,批評的分量可更重了”。這樣的神態描寫與人物的心情一致,隨著情節的發展而變化,更能反映人物的思想品質。
三、注意需要
寫神態可以寫喜悅和激動,也可以寫憂愁、驚恐、悲傷或不安等。寫哪些,不寫哪些,這要看文章中具體的情節需要,千萬不要為寫神態而寫神態,生拉硬扯,那樣就會畫蛇添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