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病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是件非常倒霉的事,但是每個人都有過生病的經歷,或許在將來的某一天,我們當中的所有人會在一場大病中丟失自己的生命。我曾經在火車上聽過這么一個故事:香港有位作家的隔壁住著一位妙齡女人。一天早晨,女人起床梳妝打扮之后,想起這兩天一直咳嗽,準備吃藥時,覺得清晨起來一直沒咳過,心想西藥吃多了對身體沒好處,于是急忙出門趕去上班。當她下樓后,看到馬路對面的巴士正巧到站,便朝那輛巴士直奔過去。這時橫沖出一輛貨車將她當場輾死。接著作家又回過頭來重新設計這位妙齡女人早晨的一切過程。什么都沒更改,唯獨多加了她倒開水吃藥這一舉動,結果遲了兩分鐘下樓。等她安全地到達馬路對面時,那輛撞上她的貨車已在兩分鐘之前駛過這段馬路。這篇僅幾千字的小說榮獲當年香港地區小說大獎。
人的疾病與欲望有關。疾病有兩類:一類為器官疾病;一類為精神疾病。人的欲望也分兩類:一類為物質欲望;一類為精神欲望。后一類是有足夠本事的人所渴求的。當一個人身體長期不生病時,他的精神或多或少會處于一種不健康和不平衡的狀態,只不過沒達到患精神病的那種量度。有時我們會聽到一個非常健康的人突然嘆道:要生病,休息幾天就好了!
人類社會之所以向前,就是因為人們各種日益增長的欲望的推動。欲望并不是個壞東西,沒有它,人就沒有追求。但要看我們如何更好地利用它。就像疾病,如果有個人說他從不生病,好比他說從來不說謊一樣,同樣是不可信的。然而病也不能生大,病假幾天,如同高速的汽車停下來修整或加油。去年我的一位同事,職位連升兩級,三口之家住進了一套三室二廳的新房。突然間老婆接到醫院肝癌診斷書,嚇得他連夜帶老婆去醫院復查,結果又不是肝癌。經過這番折騰,他心中盤恒多年的欲望變成一個樸實的期盼:什么都是假的,一家老小平安不生病才是真的!
生活中還有這種跡象:智力低弱者往往身強體壯;那些躺在床上患重病的人,思想都很活躍。人的行動范圍縮小了,思想就跑開了。古人司馬遷受宮刑后才寫就《史記》;在殘奧會上榮獲世界冠軍的運動員就更不必說了。對待疾病的態度,也是我們對待人生的態度。疾病要么奪走我們的生命,要么會使我們更堅強。
我曾經的大學同桌,和女友談了兩年的戀愛后提出分手。分手才一個月,那女孩烏黑的長發開始大把大把地朝下掉。當此事傳到男孩耳朵里時,他最終心軟了。上個月我在街上遇到他們小倆口時,女的頭發長長了,兒子也生了。與之相反,我家二樓一對戀人談了兩年多戀愛,感情好得一直叫人羨慕。他倆原先準備去年十月份結婚的,誰知結婚前一個月,男方被查出骨癌晚期。接著女方偷偷地將肚里早孕的孩子打掉,然后跟人去了深圳。后來男的鋸掉一條腿才算保住性命。冬天,在出太陽的中午,我經常看到他一人在陽臺上一邊曬太陽,邊用拖鞋拍蒼蠅。相反的開局,同樣得到相反的結局,除了我們責怪人類的疾病之外,我們這些角色在人生的舞臺上演技又如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