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秩的外表看起來文靜、內向,但是他的眼神卻很冷峻,透著鋒利和倔強。我知道,小秩的故事一定不太尋常。
小秩的不尋常來自他不停地穿梭于兩個身份之間,他的情感在無奈的穿梭中日漸割裂。小秩還有另外的一個身份和名字——“淘淘”,“淘淘”是LINDA給他起的名字,他是她的“寵物男友”。他陪LINDA逛街、購物、解悶,只要是LINDA想做的,他就做。“淘淘”是溫順的、多情的、貼心的、忠貞的、乖巧的。
而真實的小秩是個大學二年級的學生,是同鄉兼同學小文的男友。小秩為了幫助家境貧寒的小文念完大學,把自己變成了寵物男“淘淘”。
小文只知道有小秩,她并不清楚“淘淘”的故事,小秩和小文仍是情侶,但是他們之間的關系卻越來越生疏,越來越古怪。現今的小文對小秩充滿了感激,所以對他言聽計從,而小秩卻變得多疑、暴躁、悲觀、反復無常,每次小秩無來由地對小文發完脾氣,小秩都非常后悔,于是再向小文賠禮道歉,生活就在這樣的發火——爭吵——道歉中繼續著……
小秩說他現在覺得自己被分裂了,也分不清到底自己是小秩還是淘淘,他可以在LINDA那里那么溫順、乖巧、安靜;換作在小文面前,他又不能控制地變得暴躁、易怒、多疑,這樣地在兩個“我”之間穿行,讓小秩越來越迷惑,到底哪一個才是真正的“我”呢?
【分析】:
故事中的人物有三個,小秩、小文與LINDA,這三個人都陷入了一種現實與情感交錯的怪圈當中,而小秩在怪圈的中心,所以他的人格在怪圈的旋轉中被不停地撕裂。在生活的現實層面,小秩是小文的拯救者,LINDA是小秩拯救者,所以,小秩可以對小文任性無情,而在LINDA那里必須溫柔順從;在生活的情感層面,小文是小秩的拯救者,小秩愛著小文,所以他又不得不在暴躁后賠禮道歉。可見,因兩個層面角色的不同,小秩存在著明顯的角色心理沖突。而當小文因心存感激在小秩面前表現得極為順從時,她的表現強化了小秩對自身角色沖突的認識,他等于是看到了另一個自己(“淘淘”)在LINDA面前的表現,兩種互不認同的角色同時并行,這必然會引起巨大的情緒波動,所以,小文越乖巧就越會引發小秩的情緒失控,最終導致惡性循環。
【建議】:
小秩很想找回真正的自己,不愿意再在兩種角色中徘徊,我建議他做系統的心理咨詢,因為他的角色沖突已經很深了。咨詢中的小秩需要厘清自己原始的人格取向,以便理解哪一種樣子是自己最能接受的情況;小秩需要與小文重建關系,他們關系的基礎是情感并不是經濟依托,所以,經濟上的問題不能變次為主;小秩還需要正視與LINDA的關系,如果扮演的“淘淘”與自身本質人格有完全的沖突,且不能調和,從心理健康角度來講,小秩必須停止這種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