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人的老年,從大量的生理和病理的研究中提示,65歲后才可以列入老年范疇。那么,在50歲到65歲之間,人體是經歷著一個過渡階段。在這樣的一個變遷的過渡階段,到底生理、心理方面有哪些特點,以及保健方面要關注哪些事項,是值得探討的課題。我今年58歲了,正好也處在這個階段,從我自己的身體變化更能直接體會到保健的具體內容和方法了。
首先,在我身上老年前期的現象有:
越來越愛回憶往事了,好懷舊不就是人們常說的進入老年的標志了嗎?
突然被兒童稱呼為“爺爺”而心中一驚,難道“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輪到我自己了?
在公交車上被年輕人讓座了,從我給別人讓座已經更換為別人為我讓座!
遇到父輩的老人一個個離開了人世,同輩的朋友也開始離開了,不由就想到自己了;
花白的發際越來越明顯;
遇到想說的一個語句或人名卻一下子在腦子里消失了;
血糖、血脂的化驗結果偏高起來了;
……
不過,反過來,覺得在這個時期,也有得意的地方:
沒有了一時的沖動和過多的激動,更多的則是對生活的感悟和理解;
對身邊看不慣的事不像以前那么憤慨了;
吃吃喝喝的事興趣減小了,知道合理的飲食與作息對身體的重要;
遇到緊急事情時不會慌張而是先想一下怎么辦再定行動方案了;
多次腦子里想過“我還能活多久”的念頭,“爭強好勝”被“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所取代;
……
上述種種,可以看出,一生中的巨大變化正在發生著,全身各器官的功能開始普遍下降,整個機體都發生了退步的改變,神經纖維傳導的速度在減慢,內分泌激素在降低,等等。在這樣的特殊時期,任何人都要客觀地承認和面對如此巨大的變化。但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難,細細觀察我的周圍,與此階段不相對應的保健問題主要是三點:
一是不愿承認和接受如此“殘酷”的現實,還想“逞能”,于是在上有老下有小、事業未成心不甘的精神壓力下,靠加班加點以求一逞。結果出現身體透支,健康狀態每況愈下,多種疾病悄然而至;
二是反過來,被突然而至的“老化”所震驚,對生理方面的退化現象不能適應,感到悲觀失望,被壽命不長的恐懼所壓抑。整個人變成了名副其實的“小老頭”,身體未老心已老;
三是“無知導致早逝”。在人的生理功能已經出現變化的時候,沒有及時去跟上這種變化,不去進行必要的檢查,身體有的部位已經“破損”而不能及時“修理”,導致突然故障發作,英年早逝。其中主要是心腦血管疾病與癌癥,而這兩個問題,目前醫學是可以及早檢查出來的,是有一些辦法對付的。只要能去認真的檢查,是不至于“突然死亡”的。
其實,到了這時,人生各項大事趨于定型,子女逐漸長大,我們到了人生的收獲季節。繁華曾經閃現,生命的真相正在顯現。此時此刻,保持良好的心境,過渡期間做到身雖老化而心境年輕才是自己整個生命的真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