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因為“吃”而昏頭轉向。吃,也叫進食,是動物為了保持體能和生命所需而有序地攝入營養和能量的過程,吃是一種本能。所謂本能,無非是指上帝在造人時,也造了饑餓的感覺,提醒進食,還造了味蕾,讓進食成為一件愉快的事情。當然不僅是人類,任何生命體在補充養料時,恐怕都是愉快的,除非病態。
上帝造人的同時,也給人類提供了足夠的資源,不至于餓死。這就是為什么海洋要占據地球的70%,為什么一條魚要產幾千個魚卵。海洋提供無窮無盡的水產品,解決人類饑飽綽綽有余。加上植物、動物,人類應該永遠沒有饑餓的威脅。可惜的是,人類不如上帝設計得那么爭氣,吃了不夠還要囤積,造成了貧富不均,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后來,科學發展了,從天然生產到小農經濟到大規模專業化的農商體系,不就是為了解決窮人的吃飯問題?科學還解決了肥料和病蟲害以及冷藏運輸等,很多先進國家已經沒有了饑餓問題。這一切都是現代化的結果。
這個結果是好是壞?本來不容置疑。人人有飯吃,怎么也比饑餓好啊!但是,風水輪流轉,饑餓在今天已經不是貧窮的意思,每頓別吃飽,每個星期停吃一到二次晚餐,下午三點以后不進食等生活方式,為富裕人所崇尚。人們突然發現,食品太多太便宜,造成了美國國家級的災難,成了老百姓的健康殺手。看著日日高攀的糖尿病、心臟病,看得目瞪口呆,如同挨了一個響亮的耳光。不信嗎?請看南洛杉磯議會通過的法律:洛杉磯市議會7月29日通過禁令,一年內禁止在南洛杉磯開設新快餐餐廳。這是美國第一個大城市為了居民健康,禁開快餐餐廳。南洛杉磯近3/4餐廳是快餐店,高于洛杉磯市其他地區。據說,新法律是在聽取公眾的意見,舉辦了五場公共集會以后投票通過的。居民們表示,對迅速增加的快餐餐廳感到憂心,該地區肥胖人口比率超過全美平均水平。肥胖在南洛杉磯等低收入地區已是嚴重問題,該地區有30%成人肥胖,都會區和富裕的西區各只有19.1%和14.1%。官方認為,主因是南洛杉磯居民缺乏健康食品選擇,包括雜貨店和新鮮農產品市場,以及有餐桌服務的餐廳。
該暫時性禁令是為了吸引提供較健康食品的餐廳到該地區營業,禁令可延長到兩年。 報道還指出,各級政府已逐漸認識到餐廳的菜單是公共衛生議題。加州已成為全美第一個禁反式脂肪的州。快餐餐廳也發現自己在數個城市成為聲討的對象。
但是,也有反對意見。有的說,政府不應該管得那么寬,吃是私事,吃什么應該是百姓自己的選擇,政府不應該把手伸進入私人領域。美國人有警惕政府權力的一貫傳統,一旦破例,讓政府的手伸進私人領域,后果不堪設想。但是,選擇的權利與責任連在一起,潛意識里具有“難民心理”,害怕吃不飽的窮人,面對價廉物美的食品,能夠承擔什么責任?同樣踏入私人領域,政府為什么去限制窮人的嘴巴,而不限制廉價食品的生產?為什么只限制快餐餐廳不限制難以計數的垃圾食品?加州餐廳協會 發言人卡沙納指出,快餐店是唯一想進入南洛杉磯的產業,有餐桌服務的餐廳不想開在南洛杉磯。如果他們有這個打算,早就開了。換言之,高級餐館就是開在那里也要倒閉,因為沒有市場。
窮人就這樣進入了兩難的境地,以前沒有吃,餓死;今天有得吃,撐死。富人卻兩頭討好,沒吃的時候,有吃;有吃的時候,少吃。所以,洛杉磯議會通過的這條法律到底能否幫助窮人節食減肥,我們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