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量與盤子大小有關
盤子大小會影響食量嗎?聽起來,好像是一個趣味心理問題。事實上,這是一個不可忽視的營養問題——美國營養學家指出,食物分量太大,可能是美國人肥胖者眾多的重要原因之一。
由于生活越來越富裕,食物越來越廉價,很多營養價值低的食品都喜歡用“加量不加價”、“買一贈一”、“家庭特大特惠裝”的促銷方式來拉動銷售。餐館也經常會用“量大實惠”的口號招徠顧客。在這種情況下,食物的分量大小的確影響到消費者的飽感,從而影響到一日熱量的供應。
一項研究發現,如果加大一份意大利面快餐的分量,人們的食量也會隨之變大。雖然這些人吃了更多的東西,飽的感覺卻和分量增加之前沒有什么差別。提供的食物越多,食客們感到飽的時間就越晚。
另一項研究發現,食物的提供方式也影響食量。假如孩子得到一份定量的快餐,那么如果食物分量大,一餐的食量會加大25%之多。然而,如果讓孩子自己動手盛飯菜,那么每餐的食量基本上是恒定的。研究者分析說,這可能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是“只有把盛到盤子里的東西吃光才是好孩子”,孩子們會努力把別人盛的東西吃完。如果孩子們自己盛飯盛菜,他們就會靠本能的食欲來控制食量。
25%的人承認,在餐館吃飯時,買來食物的分量大小決定了他們要吃多少東西。67%的人承認,他們在餐館就餐時,總是把盤子里所有的東西都吃光。所以外食次數多的人更容易發胖。
看來,控制食物分量大小是一個簡單而有效的體重控制方法。在餐館吃飯時,盡量選擇分量較小的菜肴,或者多請幾個朋友分享。在吃零食、飲料和甜點時,最好預先分成幾個小份,避免一次食用過量。最為健康的飲食方式是:直接采購天然食材,然后在家里自己烹調食物,用較小的餐具盛飯菜,做到少量、多樣、豐富、新鮮,讓身體按照自然的食欲調節機制來調整食量,維持體重的穩定。(海霞)
快餐含鹽太高
英國一個民間組織發布調查報告稱,吃一餐快餐食品攝入的鹽分是每日最高建議攝鹽量的2倍多,一些快餐食品含鹽量甚至堪比海水。
這項調查的對象是必勝客、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店出售的346種食品、飲料以及264種套餐。
專家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鹽量不應超過6克,6歲兒童攝入量控制在3克以下。而調查報告說,食用一份四人份無骨雞肉,平均每人攝入鹽分5.2克,接近于一名成年人一日三餐的最高建議攝鹽量。食用一份包含雞翅、比薩、蒜蓉面包和薯條等食物的四人份比薩套餐,平均每人攝入鹽分12.3克,是成年人每日最高建議攝鹽量的2倍多。
快餐食品顧客中相當一部分是兒童,快餐店在食品中加入過量鹽分,目的是讓他們對口味重的食物上癮,進而增加盈利。吃了高鹽食物,舌頭對鹽的味覺感受會受到抑制,致使對高鹽食物的需求增加。
為此,專家呼吁生產商減少食品含鹽量并在包裝上作出標示。營養學家建議,少吃含有奶酪和培根的食物以此減少攝鹽量。(鐘山)
超級糧食丸
為了應對來勢洶洶的糧食危機,一些科學家提議創造出一種超級糧食,解決饑餓問題。比如包含人體所需各種營養的“糧食丸”,每天吃一粒就不會餓。但加州大學戴維斯分校教授肯特·布拉德福說:“我不相信單一食物可以包括所有種類的營養成分。此外,整天吃糧食丸也會令人厭煩。”
研究人員還在研究非動物肉類。荷蘭烏得勒支大學肉類學教授漢克·哈斯曼正利用動物干細胞研究一種合成人造肉。在葡萄糖營養液中加入氨基酸、礦物質和其他生長因子,干細胞可以長成肌肉組織。研究人員稱,培養出的物質嘗起來很像肉。
支持者們稱這種肉為“培養肉”,認為它能夠解決世界饑餓問題。從理論上說,用一個細胞就可以產生足夠全世界人類食用一年的肉。
(邢杰)
專家質疑維生素
2007年2月28日出版的國際權威醫學雜志《美國醫學會雜志》發表了一項由多國研究人員共同完成的研究。這項研究顯示,服用維生素E死亡率增加4%,服用維生素A死亡率增加16%,沒有證據表明維生素C能延年益壽。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營養與食品安全所婦幼營養室主任蔭士安分析:“這項涉及180938人的調查中,絕大多數研究所給予的補充劑劑量比一般平衡飲食中的劑量高,而且一些試驗使用了遠遠高于每日推薦量所允許的劑量,甚至達到超過上限安全劑量的水平。”
美國萊納斯鮑林研究中心主任Balz Frei博士也認為,截至目前的研究成果都顯示維生素C攝入劑量小于每天2000毫克是安全的。“體外模擬試驗也沒有明顯說明健康人過量攝入維生素C和不良反應之間存在因果關系。”
不過專家表示,對于一些平時工作壓力大、生活極不規律的特殊人群,還應先請教營養師,根據每個人的不同體質和需求服用營養素。長期大量(一天2000毫克以上)服用維生素C,可能引起泌尿系尿酸鹽、草酸鹽結石等。身體更適于接受天然存在的維生素,通過蔬菜、水果等飲食中獲得天然維生素會更好。
(湯定一)
高糖飲料易患胰臟癌
經常飲用含高糖分的飲料,或會增加患胰臟癌的機會。瑞典一項長達八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每天喝多于兩杯甜飲的人,包括汽水、加糖咖啡等,患胰臟癌的比率較不喝甜飲的高九成,而飲食中含太多加糖食物,患癌比率會額外增加七成。
專家相信,高糖飲食會令身體需要分泌更多胰島素,導致胰臟不斷受刺激,因此令細胞出現病變,甚至致癌。 由于胰臟隱藏于肝和腸臟之間,即使出現癌變亦難發現,至發現時患者多屬晚期。外國研究顯示,患胰臟癌的五年存活率低于一成。若癌瘤能以手術切除,加上化療則能令病人的存活機會提升。 (楊子旭)
健康食品的不健康真相
日常飲食中要留意那些看上去健康的食品,它們可能含有很高的熱量,但往往不易察覺。
湯 人們常常認為湯是一種低熱量又可讓人產生飽腹感的食物。你擬定的午餐可能就是薄脆餅干配上一份美味的脫脂沙拉和健康湯。但遺憾的是,這種湯所含的熱量和脂肪可能和新英格蘭蚌羹或奶油椰菜一樣多。大多數湯都是健康的,但用牛奶或奶油作湯底的湯含有大量脂肪。
無糖曲奇無糖曲奇被人們當作是無脂食品。人們常以為從食品配方中去掉糖和脂肪,這種食品就是低熱量甚至無熱量的食物了。換句話說,人們給了自己一張可以吃光曲奇的通行證,因為它們是無熱量的。這種想法真是大錯特錯,因為無糖并不意味著就利于你的健康。仔細檢查外包裝就可以發現這一事實。標稱無脂或無糖的食品和同系列的那些更好吃的全味食品所含的熱量根本差不了多少。
桔汁和汽水人們常認為桔汁和汽水僅僅只是飲料而根本沒考慮過它們的卡路里含量。但它們的的確確增加了人們卡路里的攝取量。沒有比水更低卡的飲料了。
低卡低脂食物人們認為一塊標稱低卡的蛋糕是不含卡路里的,而后將其吃光。但實際上,低脂或低卡并不意味著你可以吃掉整塊蛋糕。你必須要留意它所含的熱量,因為低卡并不意味著不含卡路里。
水果干和麥片葡萄干、蘋果干和杏干這些食品表面上看來很健康,但實際上卻暗藏了超過其理應含有量的卡路里。水果干不含任何水分,這使得其卡路里濃度非常高。只吃一把當然沒什么,但如果你認為它們是低卡的,可以坐下來將一袋水果干吃得精光,那你就錯了。麥片也一樣,聽起來很不錯,但它實際上含有大量卡路里,你一定要注意自己吃了多少麥片。
堅果從總體上講,堅果是健康的,它們富含蛋白質和維生素,但值得注意的是堅果只有在只吃一碟時是健康的。大多數人并不會只吃一碟花生就停嘴不吃了,吃花生這件事一旦開始就不容易結束。堅果含很高的熱量,如果你捧著一大袋堅果在吃,就要小心了。(紀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