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日歷翻到11月1日,這讓我們想起這一天是全世界素食崇尚者的節日——素食節。同時,也應該好好研究一下素食的課題了。因為全世界有成千上萬人在崇尚素食這種特殊的飲食營養方式。素食者根據自己的信念,不吃那些地上跑的、天上飛的和水里游的“活物”,而特別崇尚于蔬菜和水果,當然還有屬于植物性食物的各種谷物。他們認為自己的習慣與嗜好很健康,并強調說這能賦予他們生命的活力,并抵御許多慢性疾病。甚至美國飲食協會(ADA)也認為,適當調配的素食有益于健康,有足夠的營養,而且有益于預防和治療某些疾病。
所有的人對營養飲食方式,都有自己特有的遺傳傾向性。因此,素食對某些人可能很適合,而對另外一些人就不適合。這在我們認真“傾聽”自己身體的反應時,也許就會得以自我確定。如果你經常想吃肉,那么,素食的飲食方式可能對你就行不通。而如果你在每次飽食煎肉之后,總是感到難受不適,口內出現難聞的氣味,那么,可能你確實應該嘗試一下素食的飲食方式了。
除此之外,如果一個人具有罹患痛風的傾向,那么素食同樣很適合他,因為肉食將攝入大量動物蛋白而增加痛風的發病機率。而在300個人中可能有一個人由于遺傳的原因而不能耐受谷類食物——這是一種特殊的遺傳疾病,對這些人來說,素食自然是禁忌。對于妊娠或哺乳的婦女以及處在生長發育期的兒童來說,素食自然也是不適宜的,因為人體的生長發育需要以肉類為主要來源的蛋白質。
益處
1、吃素將使人們在90%~97%的情況下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這是因為肉食可攝入大量動物性蛋白質,而使體內膽固醇及有害的脂肪酸含量增高,以致造成動脈硬化而發生心血管疾病。
2、素食者與非素食者相比,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率及致死率也低得多。
3、素食可以減少癌癥發病的機率,這是因為素食者將攝入更多的纖維素,而纖維素可以攜帶更多的代謝廢物并排出體外,而對腫瘤的發生有預防作用。因此,素食者結腸、直腸癌的發病率比非素食者低。
4、在以素食為主的人群中其乳腺癌的發病率也較低。這是因為素食婦女體內的雌激素水平低,而對乳腺癌起到預防作用。
5、如果素食者不僅不吃肉,而且還很少吃豆類食品,那么他們將很少罹患痛風、代謝性關節炎以及某些神經炎等代謝性疾病,這是因為這類疾病與體內的尿酸、含氮有機物等物質的蓄積有關,而素食可減少這類物質的攝入和蓄積。適當調配的素食還有助于預防腎臟疾病。
危害
1、單純的植物性食物不能補償人體所需的必需氨基酸,而后者存在于肉類食物中。有研究說,素食者體內缺乏4
種重要的氨基酸,而人體缺乏這些氨基酸將使免疫機能及肌肉、皮膚和毛發受到傷害。
2、素食崇尚者經常津津樂道的是,素食可以清心寡欲,清凈身心。這也許與素食者體內荷爾蒙減少有關——當男人體內的雄激素減少時,他們自然會少了許多“非份之想”。
建議
1、素食者最容易缺乏維生素B12、維生素D、鐵、鋅、硒。因此,吃素的人應經常注意自己是否有腳氣病、夜盲癥、牙齦流血等癥狀。因此每天除應增加膳食的變化,必要時還應適當補充各種維生素和礦物質,以避免微量營養素的不足。
2、深綠色葉菜、堅果、核仁等天然食物是維生素和優質蛋白的最好來源;豆漿、豆腐則是加工食品中最受肯定的素食營養品。至于素肉,在選購時要特別注意其制造過程的衛生品質及添加成分。
3、在烹調食物時,應盡量以水煮、清蒸、涼拌等方式處理,這樣能保持素食的原有風味。若烹調方式以煎炸為主,再加上大量用油,可能會令膽固醇增高。
4、吃素的人要經常運動、多喝水、曬太陽,幫助身體更有效利用素食的營養成分。
5、素食者最好能接受奶和蛋,即不嚴格素食,以避免營養不足,特別是兒童、孕婦、哺乳的母親最好不要堅持嚴格素食。
6、素食者應該特別補充富含維生素B12的食品如啤酒、酵母、乳制品等;補充含維生素D多的食品如雞蛋、乳酪、添加維生素D的營養強化食品;補充含鐵多的食品如堅果、核桃仁、豆腐、南瓜子等;補充含鈣多的食品如奶類及乳制品、豆漿、豆腐、深綠色葉菜;補充含鋅多的食物如杏仁、豆漿、豆腐、未精制的五谷雜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