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獎辭
大片資源和電視平臺的完美結合
中國電影對首映式商業化運作的全面重視始自2005年的《十面埋伏》,隨著張偉平開創性的成功,《天下無賊》、《功夫》、《如果。愛》、《無極》、《千里走單騎》、《霍元甲》、《夜宴》、《云水謠》、《滿城盡帶黃金甲》等一系列國產大片通過盛大的首映典禮精彩亮相,為票房積極造勢,取得不菲成績。過去的首映式基本由片方主辦,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是,片方不掌握媒體平臺資源,缺乏電視臺穩定、全面、持續的配合,首映式的宣傳效果、覆蓋面、到達率十分有限。2008年電影頻道《首映》欄目的適時推出,填補了這一空白。
《首映》是一次電影資源與電視平臺深度融合的嘗試。一方面,有著專業化節目制作水準和電視運作經驗的電影頻道覆蓋了9.15億人口,頻道收視率名列三甲;另一方面,電影大片作為年度文化娛樂焦點,帶有濃重的儀式色彩,蘊含著豐富的導演、明星資源,極富賣點。《首映》要做的就是把雙方的資源充分結合在一起。
像《首映》這樣,由電視臺發起和組織、周期性地籌備和舉辦電影首映式,并固化為一個規律性的電視欄目,在全世界范圍內都不多見。《首映》堪稱中國電視界的一大創舉,這也是制片人田華最為自豪的事情。《首映》不同于一般的電視節目,它既為電影提供了電視節目的經驗,讓電影達到更加廣泛和生動的宣傳效果,又借助電影完美的視聽手段、表現形式,打造出夢幻般的獨特氣質。單就這一層“技術壁壘”,普通電視臺便難于模仿和復制。電影頻道攜手電影大片,以專業化水準打造電影首映式晚會,相當于電影新聞發布會與電視欄目聯姻。片方、電影、觀眾通過電視平臺被有機地聯系起來,電影得到了最大幅度的宣傳,電視臺又獲得了價值巨大、性質獨特的專業化資源,這是《首映》得天獨厚的優勢。
作為商業化運作的電視欄目,《首映》開播伊始便引入植入廣告,2008年5月《一個人的奧林匹克》的首映就有天語手機的獨家贊助。田華表示,《首映》的商業價值不容置疑。《首映》的制作費用由電影頻道與片方共同承擔,資金的投入直接決定了節目的陣容,因此《首映》目前的合作對象以大片為主,賀歲檔的《葉問》、《游龍戲鳳》和光線影業2009年力推的《東邪西毒終極版》等幾期節目都做得很出色。為了提升觀眾體驗,《首映》的舞美大氣磅礴,舞臺由知名設計師設計,燈光大量使用國際先進的PIGI燈,采用水銀反射燈營造虛擬星空,視頻增加了大面積LED和等離子彩幕,視覺效果極佳。而電影導演、巨星聯袂登場,歌舞獻藝,港臺知名娛樂主持人的客串,更是節目最大的亮點。在如何吸引眼球方面,《首映》做足了文章。
田華告訴《綜藝》,《首映》計劃于2009年增至每月2-3期。《首映》有兩大計劃正在籌備:一是伴隨著欄目的發展,把絕大部分國產大片的首映式都承接過來,集中在《首映》欄目進行運作;二是制作《首映中國·光影城市》系列節目,致力于發掘城市與電影的淵源與故事,打造專屬的“城市電影歌會”。兩個計劃有一個共同的目標:將《首映》的品牌化運作進行到底。
制片人自述
《首映》是電影頻道重磅打造的一檔大型慶典晚會類欄目,創辦時間雖然不長,但它切實地適應了時代需求。在中國電影產業大發展的潮流下,作為電視人,我們最先想到的就是利用電視平臺、傳播渠道助推優秀國產電影走近觀眾。《首映》以全新的創作角度,國內首屈一指的制作力量,在電影頻道高覆蓋的平臺基礎上,整合多種優勢資源,以現代舞美、燈光、音響、特效的多媒體視聽藝術表現手法,傾力打造電影文化娛樂超級盛會,領跑中國娛樂年度話題,呈現高品質、高規格、國家級視聽盛宴。《首映》不僅成功地為大片的宣傳發行推波助瀾,更成為引領中國娛樂文化事件的視聽盛典。從某種程度上說,《首映》是一個關于電影與電視夢想的完美結合。
——田華 《首映》制片人
評委點評
電影是一架大發動機,《首映》是電影產業高速發展的產物,它不僅是電影的推廣平臺,也利用電影資源為電視提供不易模仿的專業內容,在節目嚴重同質化的趨勢中占領先機。
——尹鴻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副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