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頻道:遼寧衛視 節目類型:民生故事類
搜狐娛樂票選票數:53369
授獎辭
成功實現了傳統節目樣式的品牌化,在趨同競爭中凸顯了資源整合能力的價值
2009年,遼寧衛視內部流傳著一句戰略口號:“一山兩剛”——“山”是指趙本山;“兩剛”,一個是郭德綱,另一個是王剛的《王剛講故事》。
《王剛講故事》是遼寧衛視的王牌和重頭戲,也是遼臺首個以個人名字叫響全國的欄目。2008年,該節目在同時段省級衛視收視排名中名列第六,不但如此,遼臺乘勝追擊,相繼推出品牌衍生品《王剛講故事》系列電視圖書和《王剛講故事》周末版,同樣受到讀者、觀眾歡迎。回首2008年元旦,經過為期半年時間、主創人員幾乎通宵達旦地策劃和運作,《王剛講故事》正式開播。該節目通過主持人王剛獨具個人魅力的講述和現代化電視技術手段的有機結合,將發生在大千世界里的真實故事展現給觀眾;而觀眾則從節目中了解當下重大新聞幕后的故事、傾聽聞所未聞的現代傳奇,知曉社會熱點下掩埋的舊聞秘史。
“講故事”是一段時間以來國內最“流行”的大眾傳媒敘事方式,電視自然不能“免俗”,因為“流行”就意味著收視率。在此之前,《王剛講故事》的制片人張曉弘曾在地面頻道做過一檔名為《非常看點》的欄目,“這種喜聞樂見的(講故事)方式,很受老百姓歡迎。”張曉弘從中看到了故事類節目的市場與影響,于是萌生了在上星頻道開播此類欄目的想法。
張曉弘回憶,當時遼寧衛視在前后4個月的時間里,為“是否要做這種形態(節目)”和“誰來主持”,開了無數次會議,最終,臺長史聯文拍板:“要做,請王剛來‘開講’!”作為一位知名藝人,王剛的氣質不同于其他評書表演藝術家,也有別于戲劇表演者,其身上更多的是一種閱歷豐富、飽學多才的學者氣質,他擁有的強大語言功底和多年寫故事、講故事的從業經驗,使得他的講述更加生動、飽滿。用張曉弘的話說,王剛是“不可替代”的,他是這檔精心醞釀的節目的“最大賣點”。王剛果然“不辱使命”,為了這檔以自己名字命名的欄目,已步入天命之年的王剛,推掉了多部戲約,全情投入到主持中來。
《王剛講故事》以“一樣的故事,不一樣的講述”為標簽,創辦伊始就力求在全國上星頻道中沖出千人一面的重圍,讓觀眾在習以為常的收視中捕獲到新的感覺、感動、感悟,在嶄新的視覺沖擊中享受收看一檔好節目的快樂。節目組成立之初,《王剛講故事》就依托企業管理模式,以專業化制作流程設計節目選題,編導確定選題,有四到五人策劃小組幫助策劃,使編導在采訪前就明確結構和畫面設置。采訪結束,經由文字統籌對稿子進行重新架構,然后再由后期編輯對畫面進行完善加工。欄目組的稿酬分配都和每個月的收視率緊密掛鉤,甚至精確到小數點后兩位。
就電視技巧來說,《王剛講故事》畫面紀錄故事主人公原生態的生存狀態,強化同期聲的運用,使節目回歸電視的本真。通過畫面語言,強化故事的跌宕起伏,用畫面情節搭建悲喜人生故事。節目內容在經過精心篩選和編排后,從王剛口中道出的是能夠體現社會轉型期的重要特征、觸及社會系統的空白地帶、揭示社會價值觀的斷裂情況、反映當代人生價值對傳統價值發起的挑戰。
制片人自述
隨著《王剛講故事》品牌的樹立和強化,我們對節目的認識也更加深入和成熟——故事的題材與表達方式是多樣化的,講故事只是其中的一個呈現技巧,目的是為了讓觀眾更易接受。
作為民生類節目,《王剛講故事》的理念是用關懷的態度關注百姓的生活,用獨特的文化視角傳達中華民族積淀了五千年的深刻思想。其意義體現在:擔當道義,引領健康的生活風尚,用積極向上的普世價值來看待民生。作為媒體人,作為電視工作者,如今我們的新聞理想是否還在?民生是根本,關注百姓、關注民生,百姓才會關注我們的電視節目。我們節目組現已采集制作了200多期節目,足跡遍布全國各地,力爭使《王剛講故事》成為具備全國影響力的一線電視品牌。《王剛講故事》的長期節目規劃正在運籌中。提升節目品質,改變節目形態或者研發新的節目內容也是我們接下來要做的事情。
——張曉弘 《王剛講故事》制片人
評委點評
《王剛講故事》的每一段故事都能讓人有所啟發,給人以思考。這種娓娓道來的講述方式、對民生給予關注的欄目,會受到觀眾的喜愛。
——紀連海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