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出頻道:東方衛視 節目類型:明星舞蹈秀
搜狐娛樂票選票數:623569
授獎辭
華美的海派娛樂,找回了當下稀缺的新城市氣質
國際化的視野和時尚的制作理念使《舞林大會》成為東方衛視的一檔品牌節目,也成為全國明星真人秀節目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2008年《舞林大會》第二季延續了前一季的特點:專業的國標舞評委、光鮮奪目的明星選手,緊張刺激的比賽氛圍。此外,本季的《舞林大會》在舞臺設計上大打魔幻牌,結合ERA時空之旅、太陽馬戲等舞臺設計概念,把舞林大會的舞臺打造得更加魔幻和立體。節目的另一大突破是觀眾可以通過短信、網絡、手機電視等渠道參與節目或加入社區版活動參加比舞,還可以免費學國際標準舞。
《舞林大會》成功聯合各種媒體進行宣傳,多元傳播模式一方面擴大了該節目的知名度、認知度,另一方面也使電視收視率、報紙閱讀率、網絡點擊率提高并為這些媒體帶來廣告收益。據相關統計,《舞林大會》節目產業價值鏈中各環節的直接參與者所獲得的直接經濟回報累計為1.2億元,對社會經濟的總貢獻至少9.2億元,目前《舞林大會》品牌的商業價值已超過4.6億元,與《舞林大會》相關的影視作品也在積極籌備中。
作為一檔明星真人秀節目,《舞林大會》在借鑒國外模式時也有很多創新。比較《Dancing With The Stars》和《舞林大會》很容易發現,兩個節目雖然都是明星舞蹈選秀,但在舞蹈的類型和比賽的賽制上有很大不同。《Dancing with the stars》邀請八位專業現代舞和拉丁舞人士與八位名人配對合作,這些舞伴在淘汰賽中競爭,直至最后一對勝出。而《舞林大會》邀請60余位明星,分場次輪流比賽,并在現代舞、拉丁舞之外引入了hip-hop、民族舞,甚至歌舞劇等形式。
《舞林大會》的豪華明星陣容是節目的一大亮點,但也使其制作成本較高。并且,節目過于依賴明星的個人表現,因此很難掌控節目的整體品質。除了明星元素、完備賽制的設置外,是否還有更好的方式激發觀眾的熱情?這是節目今后要發掘的重要方向。內地的明星真人秀并不少,但是真正能保持品質,又能打動觀眾的節目并不多。2008年,綜藝節目的整體情況并不令人滿意,但是明星真人秀作為一個重要的節目形態,還有可待挖掘的空間。
制片人自述
《舞林大會》能一直吸引觀眾的視線,主要是靠懸念和明星以及時尚大氣的節目品質。懸念來自于賽制的精心設置,《舞林大會》采取殘酷的淘汰制,經過初賽、復賽、半決賽、決賽以及復活賽,最終決定勝負。這種賽制很接近平民選秀的賽制,把明星當作普通老百姓來對待,每一期明星淘汰的比重很大,比賽越殘酷,觀眾會覺得越刺激。而且,競爭的激烈讓最終的結果更加具有懸念,讓觀眾欲罷不能。另外,一切不可定因素讓節目更加精彩,比如場內評委、場外觀眾的打分情況等都是不可控的,這又體現了節目的公平性。
《舞林大會》的另一個亮點是豪華明星陣容。大家熟知的一二線明星,在《舞林大會》上紛紛現身,囊括了港臺、內地的演藝明星,并且節目注意新老藝人搭配使用,拉動更廣泛的受眾,節目中明星像走馬燈一樣一輪輪淘汰下去,也讓電視觀眾感受到電視熒屏的熱鬧和絢麗多彩。
作為上海東方衛視的一檔大型綜藝節目,《舞林大會》與上海的時尚、都市化的氣質相契合。團隊無論是在舞美設計、燈光布景方面,都追求一種美輪美奐的意境。而且為了增強比賽中舞蹈的權威專業性,我們選取多種舞蹈種類,邀請了一個具有很強專業實力的舞蹈老師團隊 。
《舞林大會》此類節目還能走多遠很難說,但是可以肯定的是,未來的娛樂節目一定需要多元化,需要不斷給觀眾帶來視覺沖擊。
——徐向東 《舞林大會》總導演兼制片人
評委點評
節目展現了各路明星主業面孔之外的另一個側面,增強了與觀眾的親近感;為身懷絕技、埋沒民間的草根走上明星之路提供了一個寶貴舞臺;打破了舞蹈藝術的神秘感,使之成了人皆可為、為之皆可的大眾藝術。
——陸地 北京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