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輪紋病又稱粗皮病、輪紋褐腐病,俗稱水爛病。中國主要蘋果產區均有發生。輪紋病寄主范圍很廣,除蘋果外,還能為害梨、桃、李、杏、棗,木瓜等多種果樹。
癥狀:輪紋病主要為害枝干和累實。也可未害葉片。
枝干:在1~2年生枝的皮孔上形成凸起的小瘤狀物,在3~5年生枝上,典型瘤狀物直徑為0.3~3cm不等,以病瘤為中心形成近圓形或扃形至不正形的褐色病班。病部與健部之間有較深的裂開,后期病組織干枯并翹起,中央突起處周圍出現散生的黑色小粒點。在主干和主枝上瘤狀病斑發生嚴重時,病部樹皮粗糙,呈粗皮狀,故有粗皮病之稱。
果實:幼果期不發病,果實進入成熟期和貯藏期陸續發病。紅星、紅玉、富士等著色品種,發病初期在果面部分出現圓形、黑至黑褐色小斑,逐漸擴大成輪紋狀。隨著癥狀的進一步發展,病斑呈淡褐至黑褐色,整個果實即變為水漬狀軟化腐爛。金冠等黃色品種,發病初期,在果點處產生茶褐色小病斑,逐漸擴大腐爛,在病斑周圍有紅色素集積而形成紅色環輪,具典型癥狀。在所有品種上都可產生輪紋狀病斑,但有時輪紋不明顯。
葉片:葉片發病產生近圓形同心輪紋的褐色病班或不規則形的褐色病斑,大小0.5~1.5cm,病斑逐漸變為灰白色,并長出黑色不粒點。葉片上病斑很多時,往往引起干枯早落。
適宜感病環境:
1、幼樹的嫁接口附近。
2、地勢低洼積水,土質瘠薄及管理粗放的小樹、幼樹及衰老樹易發病。
3、偏施氮肥,樹體生長過旺發病重。
4、果園雜草多而茂盛;整枝太輕,枝條過多通風透光差的發病重。
5、雨水多,光照少,高溫高濕時發病重。
6、蘋果品種以金冠 國光 富士等容感病;
7、進入盛果期的果樹易發病。
防治方法:一是加強栽培管理。輪紋病菌是一種弱寄主菌,并有潛伏侵染特性。在樹勢強壯的情況下,發病較輕;樹勢衰弱,發病則重。因此,多施有機肥料,特別是不偏施氮肥,對提高樹體的抗病性很有好處。
二是刮病瘤,涂藥。在早春刮除枝干上的病瘤,清除越冬菌源,是減少發病的主要措施。除了刮除主干上的病瘤外,凡是大枝上的病瘤要盡量刮除。要將刮下的病瘤收集起來,帶出果園燒掉。刮除病瘤后要涂藥殺菌。常用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50~80倍液、5%安索菌毒清50倍液。也可用蘋腐速克靈3~5倍液直接涂在病瘤上,不用刮除病瘤。
三是發芽前噴藥。在蘋果樹發芽前噴鏟除性藥劑,可鏟除在樹體上越冬的病菌,減少侵染菌源。常用藥劑有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倍液、35%輪紋鏟除劑100倍液、腐必清50倍液、70%甲基托布津200倍液。
四是生長期噴藥。噴藥時期要視病菌侵染果實時期而定。在南方季節來的早,氣溫較高病菌侵染果實時期也較早,且雨水較多易傳播,噴藥時期應提前,噴藥次數亦較多;在北方,由于春季氣溫升高晚且干旱,病菌侵染果實時期較晚,噴藥時期可晚些。一般在蘋果落花后20天左右噴第一次藥。噴藥重點時期在雨季。常用藥劑有70%甲基托布津可濕粉800倍液、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80%超微多菌靈可濕性粉劑1000~1200倍液、40%多錳鋅可濕性粉劑600-800倍液,1:2~3:240倍波爾多液。波爾多液與有機合成殺菌劑交替施用、防治效果較好,病菌不易產生抗藥性。
五是果實套袋。果實套袋能有效保護果實,防止爛果病的發生。最好選用質量好的專用果袋,不用自制的報紙袋或不合格的紙袋,以免影響套袋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