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室蔬菜經濟效益高,是當前農民致富奔小康的有效途徑。但隨著栽培年份的積累,施肥技術的不當,導致溫室內土壤的養分比例失調,從而破壞了土壤的結構,嚴重地影響了蔬菜的產量和質量。
1、溫棚蔬菜施肥存在的問題
1.1氮肥施用過量,鉀肥施用嚴重不足。目前溫棚蔬菜生產中普遍存在重氮輕鉀的施肥方法。一些菜農過于迷信氮肥的增產作用,盲目過量施用,而對鉀肥又誤認為土壤里富含鉀。根本不施或僅靠有機肥來補充,結果造成土壤里氮肥過量、鉀肥短缺的現象,使作物平衡吸收受阻,降低了作物對病害和不良環境的抵抗力,增加了蔬菜產品的硝酸鹽含量,使蔬菜減產、品質下降、易爛、不耐貯運、口味變差。同時施用過量氮肥造成土壤硝酸鹽大量積累,向下淋溶,時間久了,還會提高地下水中硝酸鹽含量,造成生態環境污染。
1.2溫棚土壤中鹽類積累加重,形成鹽害。溫棚蔬菜栽培由于一味追求高產,施肥量一般較大,遠遠超過露地栽培,而過量施肥,造成土壤中肥料過多。且又以化肥為主。大量鹽分在土壤中積累,在耕作層形成土壤次生鹽漬化,影響蔬菜的產量和質量,危害著溫棚蔬菜的可持續生產,降低溫棚設施的利用價值。
1.3微肥元素缺乏會使蔬菜發生各種病害。蔬菜不僅要吸收大量氮、磷、鉀,對鈣、鎂、硫也吸收較多,同時微量元素也不能缺少,否則將影響其生長發育。土壤缺鈣,可誘發各種病害如番茄臍腐病屬缺鈣癥。芹菜缺硼會發生莖裂病、番茄缺硼會發生果實呈現銹色斑,黃瓜缺硼會發生果皮縱裂等。此外,番茄、黃瓜因缺硫葉片出現變黃現象。這些營養元素的缺乏,直接影響到植株的正常生長,降低植株抵抗能力,誘發病蟲害發生,成為穩產高產的障礙因子。
1.4施肥化肥方法不科學,造成肥料養分利用率很低。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禁止施用易釋放氨的化肥品種,在蔬菜生產中,仍有部分菜農用碳酸氫銨作追肥在土表面撒施。在蔬菜生產中,復合肥是菜農施用的主要化肥品種,磷酸二銨、三元復合肥作追肥在土表面撒施也占了較大比例,肥料養分利用率很低。目前,絕大多數日光溫室蔬菜追肥方法是沖施,即把肥料溶于水中,在澆水時隨水追肥。這種施肥方式,導致土壤表層(10cm以上)積累大量養分,蔬菜根系不易吸收,并且氮肥容易以氣態形式損失。溫室溫度高,施肥量偏大時,容易燒傷蔬菜葉片。少數使用化肥深施器進行深層穴施或覆土追肥的,因其勞動量較大,開穴數少,施肥不均勻。
1.5生施有機肥且施用量偏高。據調查,人糞和雞糞已成為日光溫室蔬菜生產的主要基肥之一,但菜農為了施用方便,經常將人糞、畜禽糞在田間晾曬失水成干或直接施入土壤中,這是很不科學的。因為日光溫室內溫度較高,未經發酵的有機肥施入土壤后迅速分解揮發,大量的氨氣、硫化氫等揮發掉,而一些硫酸鹽、有機鹽及無機鹽等殘留在耕層土壤中,會造成耕層內鹽分的積累;同時,未腐熟的有機肥,還會滋生雜草和傳播病菌、蟲卵。暴曬的有機肥,會使氮素揮發,損失了肥料的氮素養分。據調查有些菜農在一季蔬菜生長季節,每畝施用雞糞高達20方以上,這樣有機肥養分施入量占施肥總量的61%~88%。如果長期大量施用有機肥會影響土壤的理化性質。土壤鹽分和硝酸鹽累積,影響作物生長,對地表水、地下水的水質構成潛在威脅。更為嚴重的是,有機肥對土壤及水體的不良影響可通過食物鏈危害人體健康。
2、溫棚蔬菜正確的施肥方法
2.1改進施肥方法。針對肥料性質進行施肥,即:深施氮鉀肥,集中施或與有機肥摻合一塊施用硼肥,葉面噴施微肥。因蔬菜種類而施,葉菜類在結球期要保證氮鉀充足供應;茄果類對鉀鈣鎂等需求量大,果實生長期應保持充足養分供應,特別是鉀肥供應,故應在旺盛生長前期及時追肥;根菜類的根莖膨大前期是吸收養分高峰期,應注意追施磷鉀肥和硼肥。實行平衡施肥,降低蔬菜體內硝酸鹽含量,改善蔬菜品質,降低農藥殘留量。
2.2合理輪作倒茬。由于溫棚蔬菜種植種類單一,重茬嚴重,土壤中營養元素損耗極不平衡,且病蟲害嚴重,故應考慮大田的豆科和禾本科作物適當輪作,以降低病蟲積累,同時在夏伏時,溫棚蔬菜淡季,可揭開棚膜,停止生產,接受太陽曝曬和雨水淋灑,減少病蟲害的發生,降低耕層鹽類濃度。
2.3提倡多施腐熟的有機肥。有機肥可以向植株提供全面持久的養分,它不僅含有植株需要的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還能改良土壤的物理、化學、生理性狀,增強土壤保肥能力。在溫室內,它還可以分解土壤過多的硝態氮,同時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彌補溫室二氧化碳的不足。對新建或有機質含量低的溫室,更要多使用腐熟的優質畜禽廄肥,廄肥一定要發酵腐熟,避免植株氮氣中毒、燒根或帶病蟲害,造成植株感病。對植株年限長、土壤中氮肥殘留較多的溫室,可在夏秋歇茬時施入未腐熟的麥草等,防止土壤次生鹽漬化的發生,改良土壤中菌群和養分結構。
2.4增施鉀肥,適施氮肥,補充微肥。蔬菜一般對氮鉀需求量較大,在溫棚內土壤氮多鉀少的情況下,適當增加鉀肥量,以達到提高蔬菜產量、改善蔬菜品質。因此合理施用氮、磷、鉀肥,使其配比合理。另外,針對蔬菜對鈣、鎂、硫肥和微量。
2.5增施沼氣CO2,氣肥。CO2在一定濃度范圍內,與蔬菜產量成正相關。沼氣燃燒可增加棚溫,延長作物的生長期,釋放的CO2,可增強作物的光合作用,從而促進作物生長發育。具體施用的方法是:選用燃燒較完全的沼氣燈作為施氣工具,在春、夏兩季的每天早晨6點鐘,在保護地點燃沼氣燈,到8點鐘左右停止施放,然后關閉大棚1.5~2個小時,待棚溫升至30攝氏度時即開棚放風。一般說:一架30m長的大棚,點燃沼氣燈6只,1小時后,棚內CO2濃度可達1200微克/克(ppm)。試驗證明:在早春季節可提高棚溫2~4℃,葉片光合強度增加5%~18%。應用沼氣增施CO2可使黃瓜、西紅柿,甜椒平均分別增產49.8%、21.5%、36%。并且能夠延長生長期。
2.6大力推廣生物肥料 特別是要大力推廣生物有機復合肥料。生物肥料含有微生物活化菌,它是由有機肥、無機肥、菌肥、增效劑復合而成的“四合一”肥料,施用生物有機復合肥,可以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給大棚蔬菜創造良好的生長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