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人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果品無公害化,提出嚴格要求。2006年以來,我們針對無公害果品標準,積極制定果樹病蟲害綜合防治配套技術方案。通過采取嚴格撿疫、農業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化學防治等技術手段,有效減少農藥殘留量,達無公害食品。
關鍵詞:果樹病蟲害 治理
綜合治理就是根據病蟲害的生物學、生態學特征和發生規律,利用病蟲害綜合防治技術,將病蟲害控制在經濟損失允許水平之下。具體操作中應以農業防治和物理防治為基礎,生物防治為核心,化學防治為輔助。
1、檢疫
檢疫就是對植物及其產品特別是苗木、接穗,種子繁殖材料及果品的調運和貿易進行管理和控制,防止危險性的病蟲、雜草傳播蔓延的措施。對于每一個新建的果園來說,許多要靠苗木傳帶的病害,如根癌病、白絹病、綿蚜、美國白蛾等,都應嚴格檢驗。
2、農業防治
2.1引進、培育果樹良種 栽培防治是最經濟、最基本的防治方法。主要有選育具抗逆性的優良品種及培育無病毒苗木。果樹是多年生植物,一旦染毒將終生帶毒,而國內的果樹帶毒株率在60%左右;感病樹的產量可下降50%,且品質差。英國東茂林試驗站(1979)報道了對6年生金冠、桔蘋等4個蘋果品種無病毒樹的產量、果實大小和整齊度的調查結果,無病毒樹的產量分別較對照樹高28.9%~280.0%,60mm以上果所占比例多29.4%~52.3%。所以大力發展果樹無病毒栽培是解除病毒感染的有效途徑。
2.2加強果園肥水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樹體抗病蟲能力 冬季修剪,翻耕除草,合理施肥。秋季果園落葉后全面修剪,清除病蟲枝葉,并選用石硫合劑,波爾多液等藥劑全面噴施,降低病蟲越冬基數。秋冬季進行翻耕、鋤草、培土和施肥,可將土表和落葉層中越冬的害蟲:如茶尺蠖、扁刺蛾、茶葉斑蛾等埋入土中。也可將地下害蟲如象甲、蠐螬等幼蟲暴露地面,減少翌年蟲口密度。重施基肥,施足有機肥,防止偏施氮肥,追肥每畝次純氮不超過15kg,可降低果樹中酸性氨基酸比例,不利蚜蟲、蚧類、螨類等發生,對輪紋病、黑星病發生重的果園,可施用磷酸二氫鉀、增產菌等葉面肥。提高果樹抗病蟲和補償危害的功能。適時灌水排澇。當蘋果樹樹勢衰弱,抗病力降低時,腐爛病就會迅速擴展,造成樹皮大片潰瘍、腐爛。
2.3深耕改土土壤是許多病蟲害生存的場所,冬季土壤深翻可以將土表或土里越冬的病蟲,或直接殺死、或深埋到土壤深層,使之不能繼續生存和傳播,如桃小食心蟲可降低20%。
2.4加強果園管理,做好清潔田園工作很多病蟲如紅蜘蛛、腐爛病菌、輪紋病菌等是在樹枝干裂縫、枯枝落葉、老翹皮、僵果等部位越冬的,冬季掃落葉,刮樹皮等工作可大量消滅越冬病蟲。
2.5果園生草 果園種草不僅可增加有機質,更重要的是能招引天敵,減少農藥用量。據報道,6月份種紫花苜蓿的果園,捕食性天敵如小花蝽、瓢蟲、草蛉、蜘蛛等.其數量比不種草區分別增加100.0%、58.8%、85.7%、66.7%。種草果園不僅為天敵創造了良好的棲息場所.而且為其提供了豐富的食物,招引了大量天敵來定居。因此,當地不噴施任何殺蟲劑的情況下,蘋果黃蚜、蘋果害螨等害蟲均未達到防治指標。
2.6果實套袋 果實套袋對降低蟲果率和農藥殘留有很大作用。據朱守衛調查,套袋較不套袋的病果率能減少86%,蟲果率能減少97%以上。在本地區富士園每年噴藥在13~15次,而套袋的果園只噴7~9次。另據報道,噴50%甲基對硫磷的果園,藥后1~7天內,套袋蘋果的農藥殘留與不套袋相比減少65~68.75%以上。同時,套袋能有效提高果實的外觀質量,是生產優質無公害水果的一項重要技術措施。其它還有在開花期以前宜集中用藥,消滅病蟲于早期以減少中后期的用藥量;早春實施地膜覆蓋,防止病原菌和害蟲上樹浸染;進行樹盤覆草,將病蟲誘集于雜草中,集中消滅,以減少樹上用藥,果園附近可種植害蟲喜食的植物,如桃園附近種植向日葵,大量食心蟲前來啃食,將它們消滅于葵花中;早春在樹干上扎一紙筒,開口向下防止天鵝絨金龜子出土上樹,并加強人工捕捉;秋季在樹干纏草繩,誘集下樹越冬害螨的害蟲,12月解除燒毀;合理修剪,改善通風透光等。
3.物理防治
3.1防蟲網 防蟲網不僅能防蟲,還能阻障蚜蟲等昆蟲遷飛傳毒,我們試驗表明,加蓋防蟲網的葡萄能少打2遍藥,幾乎不受鳥雀及金龜子等的危害,而對照園受害率為90%以上。
3.2殺蟲燈 黑光燈,頻振式殺蟲燈等都能有效地防治害蟲。據調查,頻振式殺蟲燈平均單燈年誘蟲31975頭,單燈日誘蟲190.03頭。主要是天幕毛蟲、梨小食心蟲、金紋細蛾等。據我們調查,新沂市果園應用頻振式殺蟲燈100余臺。高流鎮果農張家樹利用一臺頻振式殺蟲燈于6月誘殺金龜子、蛾類等害蟲喂養其60余只雞,這些雞已基本不需另外補充蛋白質;時集鎮果農張伯發利用其養魚。這樣不僅防治了害蟲,也促進了各業的發展。
3.3其它物理防治方法 糖醋液(糖:醋:水=1:4:16)捕梨小、金紋細蛾等,吃剩西瓜殼加點敵百蟲,誘金龜子;加強人工防治及物理防治,害蟲越冬前樹干綁草把,入冬后解下燒毀,初冬果園進行深翻,創樹盤,樹干涂白等,消滅大量越冬病蟲源。生長期結合修剪及時剪除病蟲果(葉、梢)。人工捕捉。
4、生物防治
4.1保護和利用自然天敵 許多害蟲有其自然的天敵,如食蚜蠅、草蛉、七星瓢蟲等以蚜蟲為;食赤眼蜂和擬澳洲赤眼蜂可控制蘋果的許多卷葉蟲、吹綿蚧;利用大紅瓢蟲可有效控制柑橘吹綿蚧等。在果園這個相對比較穩定的生態環境中,有著豐富的天敵資源。然而因每年向果園施入大量的廣譜性殺蟲劑,致使消滅害蟲的同時,也殺傷了大量的天敵,導致果園中的天敵數量明顯減少。但在廣譜性殺蟲劑用量較少的果園或果園周圍種植其他作物的情況下,天敵的種類和數量就比效豐富,據研究,在靠近小麥田,平均每畝(667平方米)有捕食性天敵6~7萬頭,麥收后,這些天敵大部分遷往果園。據調查,麥收后5天,果園中天敵數量比麥收前增加了3.6倍,蘋果黃蚜的蟲口減退率為78.43%。保護自然天敵的主要措施,一是減少廣譜性殺蟲劑的用量,二是在不影響天敵活動的情況下用藥。
4.2引進天敵,如釋放赤眼蜂防蛾類害蟲
人工釋放天敵是增加果園天敵數量的主要措施,其實例是用松毛蟲赤眼蜂防治蘋果小卷葉蛾和梨小食心蟲。據報道。梨小食心蟲成蟲產卵期釋放赤眼蜂3次,每畝(667平方米)累計放蜂量為15萬頭.二代幼蟲危害結束后調查,放蜂區桃梢被害率為0.24%,不放蜂區為1.34%,前者較后者減少82.1%。我們可以通過果園合理間作作物、種植綠肥及有益植物、改善果園生態環境,招引天敵,或人工飼養,或人工飼養釋放、引進天敵,增加天敵種群數量,恢復其自然控制力,充分利用天敵自控效應。一般于初冬采集被寄生的蟲癭卵塊,保護越冬或人工繁殖飼養,在蟲害大量發生前釋放。
4.3昆蟲性外激素及雄性不育 昆蟲性外激素在果樹害蟲防治中的應用主要有3個方面:(I)害蟲發生期監側,如監側桃小食心蟲的發生期。(2)大量誘殺。據報道,每畝(667平方米)梨園掛一個梨小食心蟲性外激素誘捕器,雌成蟲交配率比對照區下降74.2%~82.9%。(3)干擾交配(成蟲迷向)。昆蟲雄性不育技術工作開展的不多,有人用蘋果小卷葉蛾進行了輻射不育試驗,證明對控制田問種群有一定作用。
4.4其它措施 通過增施有機肥,淹水等增進土壤的溶菌作用,清理、焚燒,深埋病殘組織t利用昆蟲性激索進行誘捕和干擾交配等;利用微生物及其產品,如用蘇桿菌,白僵菌防治害蟲。
5、化學防治
化學防治是病蟲害綜合防治中的一個重要措施,具有作用迅速,防治效果顯著、使用方便等優點,是人類與病蟲害作斗爭的主要手段,是果樹病蟲防治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但是,農藥的大量使用會對環境產生污染,破壞生態平衡.損害人類健康。因此,在不得不使用化學農藥的時候,一是嚴格控制農藥品種,二是堅持科學用藥的原則,就是根據防治對象,預測預報指標深度和用藥量,把單位面積上的用藥量壓到最經濟的限度,同時,注意用藥方法,盡量減少對天敵的殺傷。使用生物農藥和昆蟲生長調節劑等環保農藥,無公害果品生產使用的生物農藥主要用:阿維菌素,華光霉素、瀏陽霉素、Bt制劑、白僵菌、腐必清等。前三種主防螨類,Bt制劑主防鱗翅目害蟲,白僵菌防治桃小的幼蟲,腐必清防治果樹腐爛病。這些農藥具有高效、環保的特性。如4000倍海正滅蟲靈防治二斑葉螨校正防效達96.82%~99.32%,比15%噠螨靈3000倍藥后1~7天蟲口減退率多6.48~30.16個百分點。生長調節主要是滅幼脲3號,還有殺鈴等,這類藥劑主要防治鱗翅目害蟲。
以上這些制劑除阿維素對人、畜毒性較大外,其他品種對人、畜毒性極低,并且在植物體內易降解,無殘留,對害蟲效果明顯,對天敵昆蟲則比較安全。應用環保農藥效益顯著。據朱守衛2001年試驗,25%滅幼脲三號1500倍液防治桃潛葉蛾,藥后5天較正防效的80.14%,而40%樂果1500倍為38.24%。據朱字衛1991試驗觀察,腐必清5倍液涂抹腐爛病疤,翌年防治效果為95.77%,而40福美砷50倍液為81.82福美砷毒性大,小白鼠LD50(mg/kg)為352.5,而腐必清為5428.7。利用礦物源農藥,如波多液、石硫合劑等。
6、預測預報
防治果樹害蟲也和對敵戰一樣,要想打勝仗,首先就得做番細致的調查工作,摸清“敵情”,也就是做好蟲情調查研究。掌握蟲情,做好各項防治準備。
預測預報的任務是:提前查清害蟲的發生情況,掌握害蟲發生的動態,及時做出科學的分析,事先提出預報,及時、準備的控制或消滅害蟲,把它控制在最低的經濟損失指標之內。
預測預報包括預測和預報兩方面的內容:預測是在害蟲發生以前,采取科學的方法,偵查害蟲發生發展的動態,并把所調查的材料,結合當時當地實際情況和氣象條件,加以分析,正確地推測害蟲發生的可能性和未來的發展趨勢;預報是把預測的結果及時通報出去,使農業戰線的各級領導心中有數,廣大植保員和農民做好思想及物質準備,使防治工作有的放矢,而不是憑老經驗或盲目地進行防治。
果樹主要病蟲害測報方法
1)蘋果早期落葉病。對于褐斑病,在園內選歷年發病較重的感病品種樹(富士、紅星、金冠)5株,在每株樹的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各標定一枝條,于蘋果樹花后每5天調查1次,每次檢查500~1000個葉片,一旦發現病斑,立即發出預報,進行第1次噴藥。有條件的可進行田間孢子捕捉,即在上述調查方位上各掛一涂有凡士林的載玻片,于花后每5天取回玻片鏡檢1次,發現病原孢子,立即預報噴藥。對于斑點落葉病,當蘋果樹展葉后至開花前,日平均氣溫15℃以上時,此期間若有降雨即預示著病菌孢子開始散發和侵入,此后隔3~5天田間將會出現病葉。蘋果樹謝花后,固定易感病樹3~5株,每株樹按不同方位固定新梢和內膛枝條,每隔5天調查其上的病葉數,及時預報噴藥。
2)蘋果炭疽病。在蘋果樹落花后或5月中旬開始田間孢子捕捉,方法同蘋果早期落葉病的測報,只是玻片應設置在國光,紅富士、秦冠等易感炭疽病的蘋果樹上。
3)蘋果黑星病。選擇上年發病嚴重的果園.5月上旬在樹上進行孢子捕捉,方法同早期落葉病的預測。一旦發現病原的子囊孢子即發出預報噴藥。
4)梨黑星病。侵染初期可根據天氣預測。在3月中旬梨花芽膨大后在日均溫達10攝氏度以上,只要出現大于5mm的降雨,并有2天陰天,即可發生初侵染,發出首次噴藥預報。病害發展預測要根據調查結果作出。在上年發病嚴重的梨園,從4月下旬開始調查10株樹,每次調查葉,果、梢各500個,隔5~7調查一次。當病株率達20%,每株有病梢3~5個時立即預報。剪除病梢,全園噴藥。
5)蘋果和梨輪紋病。蘋果和梨樹落花后10天在日平均氣溫達15℃時若遇10mm降雨,將有大量孢子散發.應在雨前或10mm以上降雨后立即噴藥。也可在園內選感病品種(蘋果中的富士、新紅星,元帥系等和梨樹中的早酥、鴨梨等)枝干病斑較多的5株,每株樹在距枝干5~10cm處分東、西、南、北4個方位各固定1個玻片,讓涂凡土林的一面對著樹干,從開花期開始每3天換1次,鏡檢。發現孢子數量較大或增加較多時發出預報,立即噴藥。
6)銹病。在5km內有檜柏、刺柏或龍柏的情況下,從3月下旬注意觀察天氣,當有大于15cm的降雨,且其后2天相對濕度大于90%時,應立即預報噴藥。
7)桃蛀果蛾。用性誘捕器誘測蛾量。將性誘捕器掛于果園樹冠外圍,于5月上旬開始觀察。出現第1頭蛾子的時期即為幼蟲出土盛期,應立即對樹盤進行藥劑處理,消滅出土幼蟲。在發蛾高峰期發出預報,準備樹上噴藥。同時應立即查卵,在卵果率達0.5%~1%時樹上噴藥。
8)蘋小食心蟲和桃蛀螟。除可用相應的性誘芯組成性誘捕器外,還可用糖醋液或爛蘋果發酵液誘測成蟲發生情況(糖醋液一般用糖:醋:水=1:4:16的比例配成)。在發蛾高峰期噴藥。
9)山楂葉螨。應于越冬雌螨出蟄高蜂期調查,方法是:3月下旬選上年發生嚴重的5株樹,每株標定10個內膛枝頂芽,每天觀察雌成螨出蟄爬上頂芽的數量。當平均每芽有1.5~2頭時即預噴藥。也可根據物候期預測,蘋果芽膨大時,越冬成螨出蟄上樹;小國光蘋果花序分離期,即為越冬成螨出蟄盛期。第一代卵期的預測方法。選國光蘋果樹3~5株,每株按東、西、南、北、中5個方位,每天各摘10片成葉,查看卵數。當卵量劇增時即為產卵盛期。
10)金紋細蛾。利用金紋細蛾性誘芯制成性誘捕器,于3月上旬掛于樹冠外圍,每次出現的蛾峰期間即為成蟲羽化高峰和產卵期,可預報噴藥,注意要將藥液噴在葉子背面。
11)梨木虱越冬成蟲出蟄期的調查,可于2月下旬在不同地段選擇3~5株樹,每個樹在東、西、南、北、中五個方位各標定5~10個芽,每2天查一次梨木虱數量。在數量劇增或初見卵時為越冬成蟲出蟄盛期,即可預報噴藥。主要病蟲的防治指標:a害螨類:7月中旬前4頭/葉5頭葉/葉,7月中旬后7頭/葉~8頭/葉。天敵/害螨<1:30時,不用藥;≥1:50時,選擇用藥。b食心蟲類:卵果率1%~1.5%。c斑點落葉病:病葉率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