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不是一夜成名,忙活很多年了!就演沒名的角色演了好多年。其實每次看運動員擎起來我都哭,我很理解他們,默默地干了十幾年,就為了這一瞬間被人見證?!薄獜埡?/p>
如果說這個世界上還有人能讓我們相信:有才能的人總有一天會出人頭地,只要他一直還在等待和堅持的話,那么張涵予一定是其中一個。
1964年出生的張涵予,比起現在那些70后、80后甚至90后的已經聲名鵲起的人來說,他的成功顯然來得太遲了。采訪中,他曾數次提到奧運會上的運動員,曾數次提到似乎看來不那么“爺們兒”的眼淚。他說他太能理解他們了,“他們實際是一個信念支撐著,等4年等8年,練了15年20年,就為了這一刻,國旗升起的一刻,是他們實現自己的一種價值的一刻,可以說那時候的拼搏精神感動了成千上萬的觀眾。我天天看,天天跟他們一塊流淚,因為我太理解舉起這個瞬間、國旗升起的這個瞬間他們付出了多少,那是我們看不到的?!逼鋵嵾@何嘗不是張涵予的人生?他用一句“忙活了很多年”來帶過自己這十來年的演員路,說得輕巧淡定,但在筆者聽來是辛酸和感動。
愛國者總裁馮軍眼光很“毒”,在《集結號》還未上映成敗未卜的時候,他選擇了張涵予作為其產品形象代言人。當問起他這樣下錘的原因在哪兒時,他說:“漢子,涵予是條漢子!中國為什么出不來漢子,原因是中國人一直缺乏自信心。雖然是通過贊助《集結號》才認識涵予的,雖然當時他的名氣并不大,但他一直是一個能夠很好表現出中華民族既內斂又自信美德的漢子?!?/p>
這樣的韌勁,谷子地有,張涵予有,瞿皓明也有。瞿皓明何許人?在電視劇作品《身份的證明》中,張涵予又過了一把軍人癮,但又是瞿皓明委屈的一生。據說在剛拍到一半的時候,購片商們在一起看了個三十分鐘的片花,全場都很感動。對于感動的原因,張涵予說:“他們都知道這個故事,他們認為這樣一個人一輩子無怨無悔地堅持自己的信仰,一個信仰支撐著他活了這么多年,太不容易。這個人所經歷的生活磨難,走了這么多年沒有人承認他,他確實是為新中國的成立作出了巨大貢獻。解放后,他想堂堂正正生活在自己為之奮斗的事業上,卻不可以。所以別人對他產生崇敬和同情?!?所以有人說它是電視版《集結號》,張涵予認為有意義相似的地方,都是為了證明一件事,都是為了榮譽,都很執著。如今,該片已經被很多電視臺搶購,相信不久就能跟觀眾見面了。
“集結號”這事兒不容易
星庫:最讓大家印象深刻的就是谷子地了,據說當初是定你演趙二斗,而且馮導也說你身上有北京大老爺們兒的范兒,可能跟谷子地有相差的地方,但你最初為什么那么執著地覺得這個角色就適合你?
張涵予:從沒有一個故事像“集結號”這么強烈地感動我,讓我吃吃不下睡睡不著。這個人物對演員來說要把他詮釋好了那將是一生中很難碰到的事兒。太全面,而且很男人,這種精神是我最喜歡的。而且我對那個年代情有獨鐘,喜歡那個年代的一些事、一些人。雖然我沒有親身經歷過,但我的父母我的叔叔阿姨都曾是那個時代的,對我有著深深的烙印,所以我有塑造這個人物的欲望。因為有充足的準備,心里有支撐,而不是空的。拿過來該怎么演?完全通過想象力也不行。因為他是離我們最近的軍人,不像有些古裝打扮的角色可以隨便演,因為沒有人見過。比如三國對我們來講只是一個概念,而谷子地人人都見過,我們的父母還活著呢,他們對那個年代的人生觀、價值觀都很熟悉。所以需要你對那個年代的了解,需要你對那個年代的陶醉,才可能塑造好這個人物。
星庫:第一次花這么大力氣去抓一個角色吧?
張涵予:第一次第一次,以前從來沒有!馮導演我認識十年了,我從來沒有跟他要求過任何一個角色!我都是聽他的!這個戲剛開始的時候是打算用大明星,李連杰、華仔等等,你們拍的是另一個風格的電影,不是“集結號”,是一個商業的,那我就不說了。后來他們覺得這個故事非常有誠意,拍成商業的可能并不合適。決策層決定用新人,用新人那我就有機會了!大家在電影銀幕上都是新人,那就一塊來試吧!每天試戲,但我從來沒有試過谷子地,我一直都是試的趙二斗,而且陪好幾十個人試戲。后來我就沒抱希望,也沒信心了,但也不知道定的是誰。然后在焦灼的絕望中,突然來了一個消息說你就是谷子地,我連試都沒試!

星庫:你有沒有問他們怎么突然有了這樣的決定?
張涵予:后來他們說已經定了一個多星期了,當然這是高層的秘密。具體出于什么原因我還不知道,就這么決定的。因為王中軍當過兵,他有時候決定一件事還是挺沖動的,有時候不太像商人。有時候他很商人很精明,有時候他突然間很性情。而且他非常喜歡這個故事,沒有明星也拍,也要大制作!當然,中國還沒有一部類似這樣的商業戰爭大片,華誼走了第一步;馮導演也沒有拍過打仗的電影,也是第一步;這么大的制作主演用的不是明星也是走了第一步,好幾個“第一步”。這總得有人走啊,我們不走中國早晚得有人走!事實證明,所有的決策都是正確的,這么多正確的決策湊在一起取得了驕人的票房。
星庫:記得當初開玩笑預測票房時你是預測最高的,當時怎么有這么大的信心?
張涵予:我預測兩個億!他們誰都不信,王中軍也不信。當后期剪完我看到全片的時候我就這么說,他們都奇怪我怎么有這么大的信心。我說,這個電影真,情感是真的。而且以馮導演的票房號召力,至少我們有了基本的觀眾。這些觀眾都是我們的口碑傳播者,看完以后大家知道我們是掏心窩子拍了一個感人的事。中國銀幕上沒有這樣的東西,一幫鐵血男兒為了一個理想在奮斗,很感人!第二,人類的情感是沒有國界的,沒有種族的,只要你的情感流露是真的,任何種族的人都會感動。為什么?大家都一樣,人人都會在生活中受委屈,人人都看不了一個鐵血英雄這么委屈地流淚。女人流淚大家司空見慣,一個鐵血男人因為兄弟數次流淚,這是以前大家都看不到的。
星庫:片子一拍出來,對大眾來說可能你就是一夜成名的,但我們知道其實你已經入行十來年了。
張涵予:我不是一夜成名,忙活很多年了!就演沒名的角色演了好多年。其實每次看運動員擎起來我都哭,我很理解他們,默默地干了十幾年,就為了這一瞬間被人見證。
星庫:那在你看來《集結號》的成功是你十年順理成章熬出來的成績,還是你自己也感到有點意外?
張涵予:因為過程太漫長,很多事情我已經變得很麻木了。就是想著怎么能把這事兒做好!演員很難做,演員非常難,你要有點想法。我認為世界上最難干的事就是演戲。你要是想混口飯吃,隨便混。但你想要做點事兒,很被動,演員很被動。所以說今天“集結號”這事兒不容易,我要感謝馮小剛導演,感謝華誼兄弟。(還有你自己的努力)自己就不用說了,自己是應該的。給你一個機會,這么大的投資,所有的希望都壓在你身上,票房、口碑、成敗,你就應該努力。
干點創造性的工作
星庫:你是88年畢業于中央戲劇學院表演系,怎么沒有直接去演戲?
張涵予:我上學之前很早就已經配音了,所以一直在配音,手到擒來的事兒,一直有活兒在干。那時候就業也不太景氣,沒有什么電影可拍。我就一直在配音,而且那時候配音很火,自己又很喜歡,所以沒放棄。
星庫:但配音后來還是放棄了。
張涵予:嗯,越干越沒勁!后來我自己都不愛看配過音的,因為我覺得不像我們剛開始搞得那么認真了,越來越“行活兒”。已經不是藝術了!應該忠實于原著,這是譯制片的宗旨。但我們不是,我們完全按照我們的傳統習慣,生旦凈末丑,京劇的傳統習慣,形成了一種概念化。我不喜歡!我覺得沒有創造性,人到了一定歲數,很想干點創造性的工作。每天周而復始機械地工作,沒意義,我就不干了。

星庫:后來還出過一陣子國,當時只是趕一個出國潮嗎?
張涵予:對,就是出去看看,學英語。其實到那去根本學不了英語,澳大利亞那個地方中國人比外國人還多。一年多基本在游玩,到處看看。出國回來之后我有很大變化。
星庫:你指什么變化?
張涵予:考慮事兒,做事兒的嚴謹。我原來很松散,回來后就覺得有很多事情不得不考慮,那是你的生活。所以那段出國的日子鍛煉了我,開了我的眼界,而且那時候還比較早,90年代,中國還處于開放初期。
傳統是最時尚的
星庫:看你平時的愛好,比如喜歡收藏,活得很古典一樣。

張涵予:我喜歡有點文化的東西。
星庫:但聽你小時候倒覺得你是一個時尚前衛的人,八幾年就自己賺錢買摩托車。
張涵予:時尚我也喜歡,歷史、文化含量的東西我也喜歡,都行。
星庫:這些愛好對你有些什么影響?
張涵予:有影響啊!如果不拍戲,沒事在家淘奔這些東西的時候很快樂,而且學到很多知識。中國的傳統文化其實是最燦爛最輝煌的,人家外國人如饑似渴地在尋找中國的這些東西。中國人卻視而不見,覺得自己這些東西過時了,實際上它是最時尚的。
星庫:馮導說你是一個活在過去的人,你同意嗎?
張涵予:他說的有一定道理,我還真是比較懷念過去。(懷舊的人通常有些多愁善感)我挺多愁善感的,挺情緒化的。演員這個職業,你太正常就當不了演員,因為你老去體驗別人的生活,四平八穩是當不了演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