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年前這里是一片鹽堿灘。以中國農業大學石元春院士和辛德惠院士為代表的中國農大優秀教師,奔赴鹽漬化最嚴重的河北省曲周縣,堅持奮斗數十載,把千里堿灘改造成肥沃的米糧川。曲周治堿過程中取得了豐碩的科技成果,培養出大批優秀人才,也形成了激勵農大人的“曲周精神”。
20年前這里變成了米糧川。老一輩農大人在如此艱苦的條件下,堅持工作并作出如此豐功偉績,讓青年教師們震撼不已。
今天,這里成為中國農大教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5月2日,胡錦濤總書記來到中國農業大學視察指出,“中國農業大學是我國現代高等農業教育的發源地,有著光榮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要求農大師生繼續秉承“解民生之多艱,育天下之英才”的校訓,加快建設一流農業大學的步伐。
5月9日,中國農大數十名青年教師在黨委副書記張東軍的帶領下來到曲周實驗站,感受農大先輩扎根基層、服務三農的光榮傳統,學習胡錦濤總書記與農大師生座談講話精神,并舉行基地掛牌儀式。
張東軍表示,“曲周精神”是農大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集中體現,是學校寶貴的精神財富。作為學校教工系統學習貫徹總書記講話精神的活動之一,把曲周實驗站確立為教工思想政治教育基地,讓青年教師了解老一輩的奮斗史、了解老一輩的光輝業績,繼承和弘揚學校的光榮傳統,增強責任感和使命感,以更加昂揚的精神狀態,努力教書育人,更好地服務三農,加快建設世界一流農業大學的步伐,為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再立新功。
曲周實驗站站長郝晉珉教授表示,希望農大青年教師們繼承和學習老一輩農大人情系蒼生、扎根基層、艱苦奮斗、不懈工作的精神。要在生產實踐中發現問題、研究問題、解決問題,把科研成果真正地運用到生產實踐當中,與老百姓打成一片,真心為農民朋友排憂解難。
青年教師高紅菊深有感觸地說,總書記對青年學生提出了四點希望,作為一名青年教師也要勤于學習、勤于思考,才能把知識傳輸給學生;青年教師要深入基層、深入農村,為解決三農問題做出實實在在的貢獻。
青年教師謝斌說,農大先輩的經歷印證了總書記的講話,基層一線確實是成長成才的廣闊天地,以后在工作中更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培養和提高動手能力,幫助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